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村劳务输转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劳务输转工作调研报告_第1页
1/4
农村劳务输转工作调研报告_第2页
2/4
农村劳务输转工作调研报告_第3页
3/4
农村劳务输转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工作安排,近期,我们利用一月时间,深化原安、灵芝、城川、雷大、治平和贾河 6 乡 18 村,实行走访农户、座谈沟通、听取乡村汇报及核算对比等点面结合、归纳梳理的方式,对 XX 年以来农村劳务输转情况进行了调查。为确保调研结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分别选择县域内位于北、中、南不同区域的好、中、差村进行了调查,共走访农户 414 户,填写调研资料432 份。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劳务输转现状 所调查的 6 乡 18 村共有 109 个村民小组,4106 户 1.9 万人,现有劳动力 8270 人,耕地 6.1 万亩,人均 3.2 亩,现有果园1.7 万亩,饲养大家畜 3930 头。调查显示,2025 年,18 村共输出劳动力 2030 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 24.5%,户均输出0.5 人,实现劳务纯收入 1442 万元,农民人均增收 757 元,占当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36.4%。 (一)劳务输转规模。调查村 XX—2025 年三年来输出劳动力分别为 2264 人、2147 人和 2030 人,整体上人数呈现小幅下降趋势,年均递减 3.6%,输出人员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和中南部山区贫困村。但灵芝乡苗堡、原安乡乔岔、水股、雷大安乐、曹河等果品产业进展滞后的部分山区村劳务输转人数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劳务仍然是实现其增加收入的主导产业,占其家庭收入的 70%以上。 (二)劳务输转人员构成和输入区域。外出务工人员中,男 性 占 81.3% , 女 性 占 18.7% ; 年 龄 构 成 上 , 18—35 岁 占52.6%,35—45 岁占 38.5%,45 岁以上占 6.1%,18 岁以下占2.8%,整体上中青年男性劳力是劳务输出的主流,但 45 岁以上务工人员主要来源于山区贫困村;从文化程度上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 86.5%,高中(含中专)及以上占 13.5%;从就业地点看,主要分布在省外宁夏、新疆、内蒙、北京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及省内兰州、静宁等地。 (三)劳务输转方式和从事的行业。经过近几年的进展,劳务输转从自发无序的流动,逐步开始向有组织、上规模、有序化、市场化的输转方式转变。有组织输出和县内“北劳南移”的劳务输转人员比例开始增长。据调查,2025 年,有组织输出占输出人数的 5.2%,较 XX 年的 3.1%提高了 2 个百分点。但自发性输出和亲朋介绍输出仍是我县目前劳务输转的主要方式,分别占输出人数的 61.2%和 33.6%。在务工行业种类上,输出人员主要从事建筑、工业、加工、餐饮、家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农村劳务输转工作调研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