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用电安全的现状与思考电力是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公共资源。为了进一步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省也实施的农网改造工程。人们在享受电力资源带来的高效、便捷、环保的同时,由于受到资金投入、安全意识、日常维护等因素的影响,也产生了一些用电的安全隐患。我们的农村学校作为一个特别的用电群体,在使用时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大家思考:一. 线路老化我们学校的建筑物多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候对电力线路的设计要求不够严格,线路施工的质量也不高,许多线路使用的是铝制导线。这样的供电线路使用至今也已经有二三十年了,线路的接线部分普遍出现中度老化、松动,使得原本不堪重负的线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大打折扣。更为严重的是,目前有些学校仍然存在一些土木结构的旧房,这些旧房的建造时间更早,破损更为严重,虽然这些房子现在已经被列为危房,但至今还未拆除,许多被作为储物间使用。而这些危房的供电线路更是惨不忍睹,有些房顶漏水浸湿线路;有些电线脱落;有些电灯破损、插座裸露……假如维护不及时,这些都很容易酿成惨剧的。二. 安全意识薄弱电力资源浪费严重。现在新建的建筑物对电力线路的要求比较高,同时对比明灯具的配备也比较充足。就拿我们学校,一间 40 平米的教室就装配了十支 40 瓦的日光灯。要是遇上阴天需要开灯补充光线时,有些老师假如不注意控制,很容易把 10 支日光灯全部打开,这样不但造成电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加大了供电线路的负载。使用的电器安全性能低。学校有些老师用电的安全意识也比较薄弱,至今仍然有部分老师在使用那种裸露的电热丝做成的电炉进行烧水煮食。这种电炉的安全性能非常的低,尤其是使用一段时间后,电热丝容易变形。万一变形的电热丝就会触碰金属锅底,裸露的电热丝和金属锅之间形成短路通电,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有可能会烧毁供电线路,酿成火灾;即使没有烧毁线路,使用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触金属锅,也会触电的。随意搭接也是安全意思薄弱的普遍现象。有些老师为了使用方便,就对线路随意搭接,尤其是在插座上使用转接插座。这样原来只能插一件电器的插座,却插上了很多的电器;在原来的一条线路上又延伸了更长电路,接上了更多的电器,这些都增加了线路的负荷。线路的长时间超负荷使用,不但容易造成线路发热,导线老化,接头松动,增加了用电的危险。人为地破坏电路安全。供电线路一般都安装有保险丝,它可以在线路出现超大负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