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大楼公共机电设备系统维修与保养方案一、保养级别(一)日常维护与保养指持续性的保养工作。包括定期检查、清洁、防腐、紧固和润滑,对不常常运转的机械进行盘车、试车(正压风机、消防水泵、发电机),发现小故障及时排除,作好记录。(二)一级保养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检测,根据实际需要局部解体,进行清洗、调整、维修更换;对电机进行绝缘摇测;对电气设备清扫,检查仪表、电器(断路器等);对电子设备除尘、触头研磨、更换,功能检查、软件检查;对管道、风道局部除绣防腐、刷漆;对各种主要阀门(含风阀、防火阀)渗漏、故障进行处理。(三)二级保养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清洗、调整,部分解体检查和局部修理,更换易损件,噪声、振动、泄漏检测,发电机带负荷试车;对电机进行绝缘摇测,抽芯检查,清扫、轴承上油;对电气设备全面清扫,母线、导线、电器端子压接面除氧化,电器参数整定,耐压绝缘测试;对电子设备除尘、插接件接口清洗,系统功能、参数测试,工作点调整,软件维护;对管道、风道部分除绣、防腐、刷漆;对各种主要阀门(含风阀、防火阀)渗漏、故障处理或更换。(四)中修中修是指对设备进行正常的和定期的全面检测、修理,对设备部分解体修理和更换少量磨损零部件,保证设备能恢复和达到应有的标准和技术要求,使设备能正常运转到下一次修理。更换率一般在 10%~-30%,周期 3~5 年。(五)大修大修是指对设备进行定期的全面检测、修理,对设备要求全面解体、更换主要部件或修理不合格的零部件,使设备基本恢复原有性能。更换率一般超过 30%,周期 6~10 年。(六)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是指设备使用到一定年限后,技术性能落后、效率低、耗能大或污染(腐蚀、排气、粉尘、噪音)问题日益严重,须更新设备,提高和改善技术性能。(七)事后(故障)维修设备发生故障后,对失效、损坏部分作针对性的维修。(八)状态维修通过监测设备状态参数的变化,出现明显劣化后实施的维修。二、设备管理模式采纳计划预修制(日常维护与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小修、中修、大修、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与状态维修、事后维修相结合的管理模式。1、对于符合磨损规律的机械设备,定期做三级保养,定期进行小修、中修、大修。2、 对于变配设备及机电控制设备进行三级保养、探测性维修(功能检查)、状态维修。3、其它机电设备,实行事后维修,每年一次保养。三、公共机电设备维修与保养1、计划每年 12 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