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安全管理应把握“四要素”化工生产具备高温、高压、高电流、工艺流程复杂、操作要求严格等特点,存在燃烧、爆炸、中毒、腐蚀等危险因素,加上工艺技术、生产装置、安全设施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给工艺安全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如何保证生产装置“安、稳、长、满、优”地运转?笔者认为,化工工艺管理应把握“四要素”。一、加强培训教育,提高操作水平要制定严格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在培训对象上,不仅要加强对岗位操作人员的培训,而且要搞好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调度员、维修人员的培训,达到“全员培训、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培训内容上,应结合实际情况,加强操作章程和安全技术规程等专业知识的学习,注重对紧急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的学习,全面提高全员的业务技能和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在培训方法上,要实行集中学习和分组探讨相结合实际情况,组织技术人员和操作能手编制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和安全技术规程。当引进新工艺或改变工艺条件时,要逐级审查批准,重新修订操作章程,及时刊载印发到岗位,组织员工学习新工艺操作法,做到人人会讲、会背、会操作。严禁擅自工艺操作章程和工艺流程指标,更不许对设备进行试验性操作,否则便难以保证正常投产运转。三、综合评价工艺指标的安全性针对化工工艺指标多、要求严、标准高等特点,首先要根据工艺指标对安全生产影响的大小进行分类,即:安全工艺指标、一般工艺指标。凡涉及人身安全、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的关键安全工艺指标,应列为核心监控对象,有针对性地重点管理,实现工艺指标的可控、在控。其次,要对工艺指标控制范围进行区域划分,可分为正常操作控制区域、危险控制区域、事故区域。在实际操作中,一经发现安全工艺指标波及危险区域,就要立即实行有效措施加以调整;否则,进入事故区域就可能酿成安全事故。再次,要对重要安全工艺指标进行危险性分析评价,做到心中有数。要结合实际情况,从指标失控机率高低、危险性大小等方面搞好综合分析,找出工艺安全管理的重点或薄弱环节,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加以治理,确保装置安全运转。四、从严处理工艺操作事故对工艺安全管理不善或操作失误造成事故,生产管理部门应当严格根据“四不放过”的原则,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调查处理,分析事故成因,制定防范措施,防止事故蔓延。要积极召开事故安全专项会议,对事故危害性进行客观评价,写出调查报告,对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影响范围、涉及人员、造成后果、实行措施等诸多方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