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解读: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题记 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进展全局、把握时代潮流,对首都进展提出的新要求、寄予的新期望,也是北京这座伟大城市新的历史使命,更是全市人民热切期盼的美好明天。我们要始终牢记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准确把握首都进展所处的历史方位,解放思想、矢志奋斗,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拥有优质政务保障能力和国际交往环境的大国首都,弘扬中华文明与引领时代潮流的文化名城,全球创新网络的中坚力量和引领世界创新的新引擎,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首善之区,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世界超大城市可持续进展的典范。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1.实施创新驱动进展战略 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在京布局,主动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 2030 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抢占引领未来进展的科技战略制高点。 2.全力抓好“三城一区”建设 推动中关村大街提升改造,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国际标准、技术创新中心和创新型领军企业集群。重点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前沿科技交叉讨论平台,把怀柔科学城打造成世界级原始创新的承载区。集聚一批高水平企业研发中心,搞活未来科学城。 3.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坚持做“白菜心”、不做“白菜帮”,大力进展服务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服务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匹配的总部经济,支持在京创新型企业总部进展。 4.实现城乡进展一体化 加强城乡结合部地区建设,推广改革试点经验,全面整治环境,促进用地集约、产业升级、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人口管理有序。 5.驰而不息深化改革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构建高效、法律规范、透明、简便的服务体系。推动财税体制改革,落实“营改增”政策,加强财政预决算公开。 6.培育开放进展新优势 吸引国际组织总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户,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培育本土跨国企业集团。 形成有效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 1.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政府主导和发挥市场、社会作用相结合,合理引导社会预期,积极构建覆盖城乡、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2.打赢污染治理攻坚战 仔细落实国家“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