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规定为了更有效辨识炼钢部现场的危险源,并进行风险评价指导安全工作,特制订本管理规定:一、概述风险管理包括辨识危险源(危害因素),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个阶段。危险源:可能导致异常(对人体健康、财产、环境造成的损害)的潜在的根源。风险评价:将辨识分析的风险与可承受的风险相比,决定风险的严重性的过程。辨识危险源(危害因素)包括收集资料、识别危险有害因素。风险评价包括事故的发生的可能性、事故的发生的严重性及风险度确定(风险分级)。风险控制包括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及评审措施的充分性。二、风险评价管理部门1、风险评价管理部门风险评价由风险评价小组实施,主管安全生产副部长任风险评价小组组长,生产安全室、设备管理室、综合办公室及各作业区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必要时可聘请有关专家参加。2、风险评价记录须留底存档。3、风险评价小组根据评价事项吸收相应员工参加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过程。三、风险评价的目的及范围1、风险评价目的风险评价以保证系统安全为目的,通过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使炼钢部能够持续地识别、评价和控制危险源及安全事故隐患,最大限度地消除或降低风险,减少人身危害和财产损失。2、风险评价范围风险评价的范围须涵盖所有的过程、活动、场所及周边环境;考虑生产场所以外的活动、装置及相关方的活动;认定并评估工作或活动的次生风险;考虑正常和非正常的情况以及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考虑内部和外部的变化等。所有的系统:生产设备(设施)运转及检测、修理等。所有的活动:生产作业过程、安全检查、安全监控、应急管理、培训教育等。所有的情形:正常与异常的情况、现在与将来的生产活动、内部与外部因素的变化。四、风险评价的方法、流程及风险层次控制1、风险评价的方法风险评价方法采纳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2、风险评价流程:划分作业活动 → 辨识危险有害因素 →量化风险 →划分风险等级 →提出风险控制措施五、风险控制1、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及经营运转情况等,确定优先控制的顺序,实行措施消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容忍的程度,预防事故的发生。风险控制原则如下:消除危险 → 降低危险 → 个体防护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人、财产和环境三个方面影响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确定风险评价结果的分级(风险度),落实不同级别风险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容忍的程度。2、重大风险在确定重大风险时,应考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