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制度1、目的: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消除各系统存在的危险源,防止事故的发生,在水电热力公司事故危险源辨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供电车间事故危险源辨识制度。2、适用范围:供电车间各段(所)3、车间主任是车间危险源辨识第一责任人,支部书记是安全思想教育第一责任人。各分管副主任是管辖范围以内危险源辨识第一责任人。生产主任管辖范围:送电一、三段、大修段、小修段、直流段;技术主任管辖范围:高压段、继电段、仪表段、二回段;变电主任管辖范围:变电南、北段调度主任管辖范围:调度、信息段。4、 各段段长、工程技术人员是本段危险源辨识第一责任人;变电工程技术人员、段长是管辖范围以内危险源辨识第一责任人;变电所长是变电所危险源辨识第一责任人。5、 危险源是指各专业在生产施工现场、生产运转、技术管理、装备设施各可能导致人员损害或疾病、物质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情况。按安全事故隐患的严重程度,解决难易分为 A、B、C 级:A 级:难度大,公司解决不了,须报集团总公司解决的危险源;B 级:难度较大,车间解决不了,须由公司解决的危险源;C 级:车间可以自行解决的危险源。6、 危险源的确认与上报,各专业要仔细对比体系及各种标准、规程查找本专业管辖范围以内各种危险源,每月 6 日前由段长组织召开 1 次危险源辨识会,总结前一阶段危险源辨识工作的开展情况,且对新辨识出的危险源在 20 日车间的危险源辨识会上确认,针对 A、B 级危险源由车间安检员负责汇报公司安检科,同时根据专业分工由分管主任组织分管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向公司或集团公司相关部门出具书面请示报告。7、 对技术难度深无法确定性质的项目,由各专业技术人员报车间,技术主任组织车间领导、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及公司主管经理、副总召开专项研讨会来确定。8、 危险源的整改。危险源整改贯彻“分级负责,责任落实到人头”的原则,车间主任负责总体组织协调,各分管主任负责项目落实、措施落实、物资落实、时间落实、责任落实。9、 对于因资金、技术条件等因素临时无法整改的危险源,要打报告到公司安检科备案。10、 因危险源辨识不到位或因控制措施不落实,导致事故的发生,追究危险源辨识责任人的责任。11、变电所及各班段危险源辩识会每月召开 1 次,全体人员参加并且签字,记在班组学习记录里。12、活动内容:(1)以每人发言的形式记录本月发现的危险源并对已辨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