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区旅游交通规划例析作晋王哩1研究背景山峡地貌是西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地貌特征,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具有极高的旅游资源优势。健全和优化旅游交通服务系统,对于促进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结合乌江山峡风景区旅游综合交通规划,对山峡地貌大型风景区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步骤和理论方法进行探讨。2山峡地貌大型风景区的交通特点分析2.1 发展相对滞后,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差以武陵山区为例,区域内人均 GDP 约为全国水平的 2/5,1949 年以来区域内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全国投资总额的 0.51%,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导致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差,断头路多,绕行距离长。2.2 景区规模大、景点分散,交通组织困难乌江山峡风景区范围涉及乌江流域渝、黔两省市内三个自治县,面积约 580平方公里,划分为 7 个景区共 110 个景点,风景区的职能构成不仅有游赏对象和旅游设施,还有一定规模的居民和社会管理的内容,因此景区难以封闭运行,旅游交通规划需要与居民生产生活出行交通相协调。2.3 景源地形复杂,交通方式多样受地形交通和游览方式的影响,山峡地貌风景区除公路、水运和铁路等常规交通方式外,往往还包含栈道、漂流、索道等丰富多样的游览和出行交通方式。3乌江山峡风景区的旅游交通规划原则3.1 强化景区内外交通衔接的原则建设换乘枢纽,加强旅游服务基地和服务点的辐射力,依托现状和现有规划,实现内外通道便捷转换,使游客可以“进的来”、“出的去”、“散的开”。3.2 重点突出原则在规划时,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保证重点就是保证全局。旅游交通规划的重点包含旅游交通枢纽、主导交通方式、内外旅游交通干线。3.3 适度超前原则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使旅游交通保持略高于旅游业的适度超前发展速度,从而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必不可少的交通基础的同时,带动和刺激新的旅游需求的产生。3.4 便于游览原则旅游交通在规划设计上要强化交通工程设施和旅游公路景观设计,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必须坚持较一般公共交通更加豪华舒适、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等便于游览的原则。4 规划步骤按照风景区总体规划确定的整体格局,风景区交通布局将突破风景区的规划范围,以整合区域交通,构建与旅游交通需求相适应,与风景区环境资源保护相协调,有利于旅游线路组织和旅游产品打造的网络化开放式的旅游综合交通体系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