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准备工作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全面推动素养教育的关键。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任务,仔细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宣传发动,提高认识。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项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的系统工程,我们深知必须提前进入状态,提前进入角色,充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提高政府、社会、学校的认识。今年来,区政府分管教育的有关领导、教育局的有关领导、中小学的校长老师们已多次参加课改专题讲座、市政府的基教工作会议,5 月 6 日至 7 日,全区 60 多人到泉州七中听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进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兼教授所作的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讲座,在校长会、教导会上我们也确立了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要求重视做好实验前的基础工作,制造机会让老师们多接触、多学习,9 月 3 日至 4 日,我们分别召开了区校际教研中心组语文、数学、技能组会议,动员大家及早更新观念,并发挥龙头作用,在各学区的教研活动中宣传贯彻课改精神,带领大家把新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3、深化课堂,指导教学实践。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途径,只有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新的教学行为,课程改革才能取得实效性进展。本学年,我们结合教学常规工作管理检查,深化课堂,积极探究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改革,帮助老师形成由主客体关系转向相互交往关系、由以讲为主转向合作探究为主、由接受学习转向发现学习、由黑板粉笔的单一手段转向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新的教学观念,把新的教学评价观(关注并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三维度的有机结合、开拓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立足于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等)贯穿于对老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引导学校和老师改变评课方法,从而改变教学方法,在旧教材中体现了新理念,为顺利过渡到新教材实验做好观念上的准备。二、积极开展教改课题实验讨论工作三、举办形式多样的教学评优及研讨活动开展群众性的教学评优及研讨活动,有利于增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扩大教研工作的参加面,推动教学讨论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一年来,我们针对本区实际,结合省市普教室的评优活动,会同初教股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评优及研讨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4 月份在罗溪奕聪小学和河市中心小学进行了区小学青年老师业务技能竞赛,评出一等奖 3 名,二等奖 5 名,三等奖 9 名,其中一等奖的黄应花、陈婷婷、赖梁军三人送市参赛皆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