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是学校之本。好的老师是学校进展的机缘,也是学生的幸运。老师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影响着学生的一生,老师的启发与引导让人终身受益无穷。好的老师需要校长的发现与培育,正所谓慧眼识英雄,校长要引领着一群老师的成长,为老师专业的进展提供尽可能充“”足的空间。学校管理者把管理目标转向效能目标,学校管理从老师 应该做什么 进展“”“”到 为何做 和 怎么做最有效 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成绩的提高,不是靠检查逼出来的,而是靠师生教学过程的互动共同制造出来的,因此,只有关注老师的生存状态,把管理的精力放在关怀老师、满足老师的需求上,强调培育老师的归属感和彼此间的交往和友谊,提倡被管理者参加管理、管理者善于倾听和沟通,才能让学校的教育理念做到潜移默化、情理交融。一、保护积极性比调动积极性更重要一所学校大部分人都有干好工作的愿望。现在管理的误区是有时对有积极性的人视而不见不提供机会让他们为学校作贡献等到他们倦怠了再去想办法调动积极性,这种做法是值得反思的。应该让有积极性的人激情燃烧,让没有积极性的人临时休养生息。只要有积极性的人能不断制造正面效益,学校的进展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保护积极性并不一定要给予物质奖励大会表扬这些做法短时间内有效但不能解决长期保持积极性的问题。应该给有积极性的人提供机会和平台让他们不间断地为学校制造效益善待这部分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当中来。积极性和贡献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要提升教学质量、提升管理水平,光有积极性是不够的。对于能力强且有积极性的人,可以让他们制造更大的效益。对于能力不强的人,当务之急是提升能力,按规矩按规律做事。假如不按规矩不按规律办事就可“”能变成 积极的折腾 不会产生效益。很多错事是由勤快人干的他们缺乏推断力假如勤快的人陷入折腾他们对学校的贡献就是负值。二、尊重老师是学校全部管理工作的前提尊重人是全部教育的工作重心(苏霍姆林斯基)。尊重老师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前提,是一切教育管理活动的基础。人要活得有尊严,首先要学会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行一种谦逊。尊重是一种对别人不卑不亢、不俯不仰的平等对待,一种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我们不必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看待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精神去嘲笑他人。假如别人在某方面不如自己,我们不能用傲慢和不敬去损害别人的自尊;假如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