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跨国经营中的商业道德及社会责任07 社会工作班周璐一、引言伴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呈现扩大化和复杂化趋势。现代企业,包括国际化企业和跨国公司,对利益相关者的保护不仅包括对本国利益相关者、也包含对各个东道国利益相关者的保护,如捐助慈善事业、合理开发资源、遵守商业道德、保持组织信誉等。但是,在跨国公司进行全球化经营的过程中,却屡屡发生违背东道国社会责任的事件,这不仅影响了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社会形象,而且对东道国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危害。那么,随之伴随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跨国公司在母国能够较好的履行社会责任职责,但是在东道国却执行了另一个社会责任标准,危害东道国的利益呢?针对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社会责任弱化或缺失的问题,本文以中国为例,从制度的视角来探讨其成因以及相应的对策。二、跨国公司在华社会责任弱化或缺失的表现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由于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的情况有别,目前尚未有一个完全一致的定义。不过,国际上比较普遍认同的定义是:一个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需承担对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和环境等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法规和商业道德保障生产安全和职业健康、保护劳动、消费者者合法权益、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支持慈善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我们遵循曹秋菊的定义,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对其自身经济行为的道德束。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是指在特定的法律框架、社会范和经营环境下,企业在履行其基本经济职能的同时,需从企业长期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出发,自觉、主动地采取合社会目标和公众利益、适应社会与其变化的各种社会行方案,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曹秋菊,2008)。这个概念包含两个含义,一方面是指跨国公司需要积极自觉的从长期和社会公共利益出发采取适合母国的经营行为,另一方面还包括需要自觉主动的从东道国的社会和公共利益出发来采取适合东道国的经营行为。那么,跨国公司应该履行哪些社会责任,即社会责任的表现形态是什么?陈迅、韩亚琴(2005)依据社会责任与企业关系的紧密程度,把企业社会责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本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对股东负责、善待员工;二是中级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对消费者负责、服从政府领导、搞好与社区的关系、保护环境;三是高级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积极慈善捐助、热心公益事业。股东、企业、员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缺失了员工的企业是不完全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