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一)自然环境××县位于滇中高原北部,地理位置在东经××°14′——××°49′,北纬××°51′——××°30′之间,东与××隔江相望,东南与××县毗邻,西南与××县接壤,东北连接××市,西北隔江与××县相邻。县城距省府 262 公里,距州府 208 公里。县城东西最大横距 53.2 公里,南北最大纵距 73.6 公里。全县总土地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 97%,坝区占 3%,境内最高海拔 2884.7米,最低海拔 926 米,相对高差 1958.7 米。年平均气温 17.7℃,极端最高气温 37.7℃,最低气温-4.4℃,年平均温差 13.4℃。多年平均降雨量 840 毫米,年平均蒸发量 2794.4毫米,年平均日照 2811.5 小时。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涝、干旱、大风、冰雹、低温柔霜冻。县辖×乡×镇,×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现有耕地面积××亩,其中水田 66716 亩,旱地 68114 亩。全县经济收入主要为烤烟、粮食、林业、加工业、经济林果、养殖业。工农业生产滞后,2024 年,全县工农业生产总值为 37364 万元。境内东南部、中部商业、经济文化较好,而北部、西部等由于山高地少,经济文化较为落后。(二)水资源现状××县境内河流均属金沙江水系,多为南北走向。主要河流有××河、××河、××河、××河。县境内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 840 毫米,丰水年 1147.7 毫米,枯水年 550.3 毫米,全县水资源总量 19.07 亿立方米,地表水径流量 4.87 亿立方米,地下水 2.29 亿立方米,过境水资源量 1.74 亿立方米。全县区域的水资源总量为 6.61 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 6610 立方米。可开发利用水资源量 4.87 亿立方米,已开发利用 2.9 亿立方米。全县已建成水库、坝塘××座,总库容××万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座,小(一)型水库×座,小(二)型水库×座,小塘坝×座,蓄水能力××万立方米,实际供水能力××万立方米。建成引水渠道 95 条,总渠长 318 .2 公里,实际供水能力 303 万立方米。全县耕地面积134830 亩,实际灌溉面积 76776 亩,其中:水田 44000 亩,水浇地 32776 亩。由于工程老化,供水设施简陋,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仅为 0.24~0.32。二、开展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的重要性、目的意义、原则、依据、指导思想和目标(一)必要性××是个水资源短缺的县,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进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节水是实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