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改编模式讨论[摘要]《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可谓科幻电影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科技、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博弈式影像论辩影响深远。《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起始于迈克尔·克莱顿的小说文本,在多位好莱坞导演的理解和诠释下,该系列的每一部影片都独具风格,但又有着潜在的统一的模式化特质。本文深化解读《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的改编模式,摸索该系列电影的成功经验,以期对今后系列电影的创作和改编提供有益的经验。[关键词]《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电影改编;模式化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第一部《侏罗纪公园》(JurassicPark,1993)已经成为科幻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而其后陆续上映的三部系列电影同样成为科幻影史上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至今共有四部作品,1993 年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第一部,1997 年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第二部《侏罗纪公园 2:失落的世界》(TheLostWorld:JurassicPark),2001 年乔·庄斯顿执导的第三部《侏罗纪公园 3》(JurassicPark3),以及 2024 年最新的由克林·特雷沃罗执导的第四部《侏罗纪世界》(JurassicWorld)。该系列电影只有前两部作品是从迈克尔·克莱顿的小说作品改编而来,第三部和第四部都是从前两部作品的故事剧情衍生进展而来的。因此,讨论者更倾向于对《侏罗纪公园》的一、二部进行深化讨论,即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这两部。但是,该系列的四部作品在电影院线和观众口碑上都收获了巨大的成功,无论是对于小说原著的改编抑或是电影的改编续写,都毫无疑问地可以被看作系列科幻电影的标杆,并且这四部作品的改编模式具有一定的内部统一性,值得深化讨论其改编方式方法,吸取成功经验。一、关于未来世界的构建在迈克尔·克莱顿的小说《侏罗纪公园》尚未完稿时,其电影拍摄的版权就被环球公司以 200 万美元的价格购买,足以见得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科幻电影市场上,市场和观众对于这样一部以恐龙为主角的类型片的需求。迈克尔·克莱顿分别在 1990 年和 1995 年出版了两部《侏罗纪公园》系列小说,小说中营造的恐怖肃杀的神奇氛围让读者对于史前恐龙形象充满了想象。人类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让史前恐龙复活,却不能将这些“高科技产物”牢牢地控制住,反而被恐龙追杀、消灭。迈克尔·克莱顿在小说《侏罗纪公园》中深化浅出地探讨了科技进步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博弈论,将现实社会中人类的利欲熏心和金钱至上嘴脸表现得淋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