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枯鉴》原文及译文《荣枯鉴》原文及译文 《荣枯鉴》提供给人们的只是审视小人的一个独特的视角,至于如何定义小人、如何防范小人、并最终战胜小人、读者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圆通卷一 善恶有名,智者不拘也;天理有常,明者不弃也 译文:善和恶各自有其内涵,有智慧的人绝对不会因此被束缚;天下事物变化都有自然规律,聪慧的人不会去违反。 道之靡通,易者无虞也 译文:道理的阻碍与通畅,顺应变化的人根本也不关怀这些。 惜名者伤其名,惜身者全其身;名利无咎,逐之非罪,过乃人也 译文:珍惜名誉的人反而最容易损害他的名誉,爱惜自己身体的人得以保全他的身体;名誉和利益本身并没有坏处,追逐这些也不能算是什么罪过,有过错的是因为人获得后目的不同。 君子非贵,小人非贱,贵贱莫以名世;君子无得,小人无失,得失无由心也 译文:君子不会自认为尊贵,小人不会自认为下贱,尊贵或低贱这些虚名不足以称道于世;君子不一定能得到,小人也不一定会失去,得到和失去跟思想境界其实毫无关系。 名者皆虚,利者惑人,人所难拒哉 译文:名誉都是虚的,利益能诱惑人,但都是人难以抗拒的。 荣或为君子,枯必为小人;君子无及,小人乃众,众不可敌矣 译文:荣华富贵的人有可能会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身败落魄的人必定是小人;能达到君子标准的人没有多少,成为小人可能有很多,不要与很多人成为仇敌。 名可易事难易也,心可易命难易也,人不患君子,何患小人焉? 译文:名誉可以导致行事时是困难的或简单的,思想境界可以导致命运是困难的或容易的,一般人不会加害于君子,为什么会去加害于小人呢? 闻达卷二 仕不计善恶,迁无论奸小;悦上者荣,悦下者蹇(jian) 译文:为官不是以善恶作为标准,升迁不用谈论其忠奸的大小;能取悦上层领导的人可能荣华富贵,处处为下层百姓着想的人则困难重重。 君子悦下,上不惑名;小人悦上,下不惩恶 译文:君子使下层百姓喜悦,上层领导不会因此怀疑他的名誉;小人喜爱取悦上层领导,对下层百姓的邪恶不会惩处。 下以直为美,上以媚为忠;直而无媚,上疑也;媚而无直,下弃也 译文:下层百姓以正直为品德高尚,上层领导常以谄媚、顺应当做忠诚;正直的人不懂得去阿谀奉承,上层领导就会怀疑其忠诚;阿谀奉承的人无法保持正直的品质,下层百姓就会抛弃他。 上疑祸本,下弃毁誉,荣者皆有小人之谓,盖固本而舍末也 译文:上层领导的怀疑是灾祸的根由,下层百姓的遗弃会毁坏名誉,荣华富贵的人都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