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听课报告 《西门豹》是一篇颇具戏剧性的历史题材课文。课文写了战国时期,西门豹管理邺地时,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惩治巫婆、官绅头子、兴修水利的事。歌颂了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造福的业绩。 “”文章的第二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落,是主要写西门豹采纳 将计就计 的方法,惩治“”“”“”了 首恶──巫婆和官绅头子 教训了 一般官员 教育了 百姓 的经过。 一、林老师首先采纳默读课文,并且思考: ⑴西门豹分别惩治了哪些人? ⑵西门豹用什么巧妙的办法惩治巫婆和官绅? ⑶西门豹是怎样惩治的?他的办法好不好?为什么? 划出有关词句,在默读、理解的基础上,再分小组讨论、沟通。 二、沟通 ⑴说姑娘不美丽,要换一个,让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惩治巫婆。 ⑵新娘要过几天送去,得和河伯说一声,否则,漳河要发大水──把巫婆投进漳河。 ⑶让官绅去催巫婆──惩治了官绅头子。 “”“”“”⑷通过 面如土色 提心吊胆 磕头求饶 刻画了官绅的心理、表情、动作。 ⑸发挥想像,这时官绅们可能会说些什么话?老百姓听后明白了什么? ⑹西门豹为什么要这样区别惩治这些人呢?(严惩首恶、教训一般、教育百姓) ⑺他的办法到底好不好?好在哪里?(以其人之道,还治人之身,将计就计──妙) 通过围绕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寻求答案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他们懂得努力寻找方法去探究自己思考的内容。在思考、分析、沟通后,学生锻炼了动脑、动口的能力。同时,老师的提问随着学生的思路转移,并进行必要的点拔。这样创设了师生间的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空间。体现了师生间的`平等、信任、理解。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教学中课堂气氛较热烈。 在领略了西门豹的睿智与胆识后,林老师设计了一次写的练习,她出示三个题目: 1、当地的老百姓会怎么称颂呢? 2、魏王会怎么嘉奖他呢? 3、你又是怎么评价西门豹的?让学生选择其中之一写几句话。这样的练习将以往的对人物品质精神做的理性概括的赞颂,转化为儿童生动形象的积极的语言表达训练。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这节课存在的不足: 本节课中教学内容偏多,忽略了感情朗读。这节课,学生自由读,结合体会读比较多,但感情朗读指导被忽略了。在学生踊跃、热烈地汇报自己独特的见解中,林老师而忘记了在适当处以读促讲,重要的句子,以指导感情朗读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