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文化的百科全书《山海经》是一部有关中国上古文化的百科全书。全书约有 31000 多字,记载了诸多远古时代的国家和地区,更有 550 座山,300 多条河流水道,100 多个神话、历史人物,将近 500 多种异兽怪类。书中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含神话、传说、天文、地理、历史、宗教、民俗、气象、动物、植物、医药、矿藏、考古等门类的。对于后人讨论当时的民俗、礼仪、文化、宗教崇拜以及思维方式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山海经》包括《山经》和《海经》两个局部。《山经》分为《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海经》又分为《海外经》《海内经》和《大荒经》。根据方位,《海外经》又包括《海外南经》《海外西经》《海外北经》《海外东经》;《海内经》包括《海内南经》《海内西经》《海内北经》《海内东经》;《大荒经》包括《大荒东经》《大荒南经》《大荒西经》《大荒北经》《海内经》。共 18 卷 39篇。《山海经》内容广博,包容万象,在地理学、历史学、民俗学、宗、科学、文学等讨论上都具有极高的讨论价值。我们主要探究《山海经》在文学领域的意义和成就。1.以图叙事,图文并茂。根据刘锡诚、马昌仪、刘宗迪等人的讨论,《山海经》的母本应该有图,特别是《海经》,当为先有图,后有文,书中的文字是对图片的解说。但在以后的传承中,古图佚失,文字却流传下来。我们现在看到的《山海经》中的插图,多为后人经过想象增补出来的。3.对后世文学的重大影响。神话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源头。《山海经》中蕴含大量的创世神话、洪水神话、民族起源神话、英雄神话、部族神话和自然神话,这些神话内容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及想象空间,尤其对浪漫文学有着无可比较的作用。屈原的《九歌》《离骚》中的神话故事与《山海经》大多雷同;陶渊明《读山海经》句句源于母本;李白、李商隐、李贺大量运用神话典故和象征意象;许仲琳的《封神演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吴承恩的《西游记》、李汝珍的《镜花缘》都与《山海经》一脉相承。《山海经》在一定程度反映中国文化的根本特点和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又为后世文学塑造了不少文学母题。1.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日羲和,方日浴于甘渊。〔《山海经·大荒南经》〕【译文】东南海的外面,甘水之间,有个叫做羲和的国家。羲和国有个女子名叫羲和,在甘渊之地为太阳沐浴。【解读】羲和是中国的太阳女神,东夷人祖先帝俊的妻子,相传生了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