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儿童肥胖率已达 17.8%根据调查,上海儿童已经成为休闲食品和饮料的重度消费群。在支出上,家长平均每个月为儿童购买休闲食品的金额达到 185 元,购买瓶装饮料的金额达到 107.9 元,相当于每天约有 10 元钱花在孩子的零食上。调查数据同时显示,69.8%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每天或几乎每天都吃休闲食品,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休闲食品的消费频率也有明显提升。目前,3 至 16 岁沪籍儿童约为 150 万人,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中心去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儿童的肥胖率已经达到 17.8%。调查发现,高频消费休闲食品和饮料的儿童中,超出正常体重的比例较高。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讨论员刘波说,数据显示,在 3至 7 岁高频消费零食的儿童中,超出正常体重的比例为 9.4%;8 至 12 岁阶段超出正常体重的比例为 14.7%;13 至 16 岁阶段,超出正常体重的比例为 25.4%。二、部分零食对儿童健康构成影响据调查,儿童目前消费较多的主要是膨化类和饼干糕点类休闲食品,而消费较多的饮料主要是含乳饮料类、果蔬汁类、茶饮料类和碳酸类。在本次调研的 132 种零食中,绝大多数零食脂肪提供能量占比以及饱和脂肪酸提供能量占比都大大超过了上述基数。如张君雅小妹妹甜甜圈,脂肪提供能量占比达到 59%,饱和脂肪提供能量占比达 46%;而丹麦蓝罐曲奇这两个指标也分别达到 43%和 28%。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教授郭红卫指出,目前市面上的一些零食存在高能量、高脂、高钠的问题,它们中的一些成分并不适宜儿童大量食用。比如,人体每天摄入钠元素不能超过 2 克(相当于 5 克食盐),而在本次调查随机抽取的 132 种零食中,钠含量最高的一款九制陈皮,成年人一天吃两片就已经超标。郭红卫进一步认为,根据目前上海的实际零食消费及食用习惯,建议家长将儿童青少年膳食中由零食提供的能量控制在 15%以内。三、零食还需科学摄入不过调查同时显示出一个尴尬的现状:49.8%的家长表示看不懂休闲食品和瓶装饮料上的营养成分表,这个比例在不同学历家长身上没有显著的区别。换句话说,由于缺乏推断能力,家长很难对儿童进行有效的。在听取专家意见的上,上海市消保委就儿童食用的休闲食品和饮料给出如下建议:(1)食物摄入要以正餐为主,零食不可代替正餐。孩子吃零食不要距离正餐太近,中间至少相隔 1.5-2 小时,睡前不应吃零食,否则不利于消化吸收及睡眠,还增加了患龋齿的机率;考虑到儿童肥胖、高钠饮食等现状,并结合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