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一、不良贷款的成因查找不良贷款的原因,一方面是经济下行对企业的影响不容无视,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在贷款管理上仍未实现精耕细作也是形成不良贷款的重要原因,如贷前不深化、贷中条件不落实和贷后管理不到位。我们可以归纳以下几点:1 重贷轻管的现象仍未得到根治在金融机构的开展史上,一直存在重业务开展,轻风险管控,重贷款投放,轻贷款管理的现象。这很大程度上受考核导向和方式的影响,在考核导向上,虽然大局部金融机构都强调了收益与风险匹配的要求,但实际情况是规模考核前置且力度大,质量考核受制于资产分类不及时和审计事后调整等因素往往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经营上的短视行为,导致重规模轻质量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考核方式上,大都采纳买单的方式,直接同贷款投放,以贷引存,贷款收益挂钩,形成各机构重投放重收益,过分追求规模扩张而无视了资产质量的管控要求。同时金融机构高管人员的任期制,也易导致片面追求任期内业绩的倾向,在开展与风险的博弈中,风险管控让位业务开展的现象时有发生。2 风险管理的理念仍未深化人心3 信贷流程控制缺乏流程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重中之重,流程控制上的问题是非常值得讨论的。如对新暴露不良的管控,考核部门、经营部门、处置部门看起来各司其职,实质有可能人人负责,人人负不了责。如:经营部门对不良形成负有管理责任,但却不用操心处置化解,保全部门负责处置化解,却不用为不良的形成买单,处置多了就是业绩,考核部门不是经营部门,关怀数字更甚于工程本身。4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重要性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资产质量和考核的影响也应引起足够关注。众所周知,不良贷款的认定是依据信贷资产的风险分类结果来确定的。风险分类的结果影响减值准备计提,假如风险分类不准确,不良得不到及时暴露,减值准备的计提就不准确,对各经营主体的考核也会出现成绩表达在前,惩处滞后的现象。5 责任认定和追究的到位性缺乏授信业务责任认定工作是一项严肃性和专业性要求非常高的工作,是对授信业务全过程的检验和考核。目前我们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人员少与工作量大的矛盾比较突出;二是认定工程的业务种类繁多与历史沿革跨度大的考验比较突出;三是对各个阶段政策要求和制度依据掌握不够,在做责任认定的时候,往往受制于责任认定人员个人素养,责任认定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从责任追究的情况看,工程从形成不良、责任认定到责任追究过程比较长,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