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虎是如何走向危亡的清代后期,清廷开禁东北,实行放垦和移民实边政策。森林地带的垦荒严重影响到东北虎的生存环境,而猎人的捕虎工具也“鸟枪换炮”,尤其是各种猎枪的出现,使捕虎的数量和效率显著提高。中东铁路的开通更是给了东北虎几乎致命的一击。1897 年,沙俄开始修建横穿中国东北的中东铁路,中东铁路穿越东北森林最密集的地带,使铁路两侧的森林均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残留的原始森林仅存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等偏远山区。不仅俄国的专业猎人和狩猎爱好者纷纷沿着铁路线进入中国东北,四处猎杀东北虎,沙俄驻中国的中东铁路护路军也参加了这场屠杀。30 多年里,估量有 1500~1800 只东北虎先后成了俄国人的牺牲品。到 1933 年,虎皮的年销量在 30 年内从 50 張下降到 5 张,意味着东北虎的数量已经骤降 90%。在中国境内,东北虎已经退至黑龙江、吉林两省的僻远地方,甚至苏联远东境内在 20 世纪 40 年代初也仅剩约 20 只东北虎。好在此后不久,有经验的猎人大批离开远东〔成年男人被发动参加了卫国战争〕减少了狩猎压力。1947 年,苏联也正式宣布禁止猎杀老虎,东北虎才在乌苏里江东岸获得了最后的庇护所。如今,根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数据,至 2024年,俄罗斯境内的东北虎数量上升到了 480~540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