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工业设计以合作之水浇灌创新之树2024 年 6 月 28 日,第二届中国—东盟工业设计与创新论坛在中国广西柳州成功举办。继首届论坛的“智造”之后,“创新”成为本届论坛的关键词,创新既是工业设计进展的重要因素、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根本要求,也是深化中国—东盟合作的推动力。本届论坛汇聚了来自中国与东盟多个国家的众多政商界代表及著名设计师,他们在或采访中都表达了“合作促进创新进展”的声音。柳州:希望有更多机会與东盟国家合作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现已形成以汽车、机械、钢铁为支柱,多种产业并存的现代工业体系。柳州还是中国唯一拥有一汽、东风、上汽、重汽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基地的城市,年产汽车 253 万辆,中国10 部车当中就有一部来自柳州。然而,长期以来受惠于工业优势的柳州进展到今日,跟其他工业城市一样,面临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因此,柳州市对工业设计的进展非常重视。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在论坛致辞中说道:“柳州推动三大建设——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万亿工业强市和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离不开工业设计与创新。”柳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郝兴国在论坛上向本刊记者,在工业设计方面,柳州主要做了如下工作:首先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引导工业设计进展;其次是营造一个良好的产业进展环境,以实现项目主体、人才、服务“三个集聚”。通过这些举措,推动工业设计产业进展,进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而举办中国—东盟工业设计与创新论坛正是柳州市营造良好进展环境、汇聚项目和人才等资源的务实之举。“我们搭建这一平台的目的就是要加深与东盟国家工业设计的沟通、互动,能够更好地找到双方合作的切入点。另一方面,我们也想鼓舞柳州市工业设计方面的机构能够主动地‘走出去’,为东盟国家的工业进展提供我们的服务,对接他们的需求,实现互利共赢。希望通过搭建论坛这样的平台,将来有更多的机会与东盟国家合作。”郝兴国说道。东盟政商界:与中国合作空间非常大“创新的本质是复杂多样的。我认为,一个国家不能独自主导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变。正因为如此,双边或多边伙伴关系平台的兴起,有助于培育和加速创新。”泰国科技部国家创新局局长班叻·猜拉达纳在论坛致辞中道出了合作对于创新的必要性。新加坡企业创新中心执行主席马成信博士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也明确表示,资源短缺一直是新加坡工业设计进展的短板,而柳州市资源丰富、又处于产业转型升级中,两地的合作空间非常大。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