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第四册中国历史第四册 新中国诞生至今分为四个阶段, 有两次历史巨变: ① 四个阶段: 过渡时期: 1949 年 lO 月一 1956 年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 年底一 196 ①6 年夏;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 年夏一 1976 年 10 月;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78 年至今。 ② 两次巨变: A、 实现了国家独立, 建立了新中国,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 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 综合国力增强。 ③ 认识(或结论): 没有共产党, 就没有新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进展中国, 走有中国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究 1、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 年一 1957 年) : (1) 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 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但我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2) 基本任务: 集中力量进展重工业,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相应地进展交通运输业、 轻工业、 农业和商业; 相应地培育建设人才。 (3) 成就: 到 1957 年底, 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 ①工业方面: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②交运输业方面: 1957 年,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 川藏、 青藏、 新藏公路建成。 ③工业基地形成: 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 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 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4) 意义和影响: 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5) 对于振兴工业建议: 我们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制定相适应的政策, 大力引进国外的资金、 技术和管理经验, 对旧企业进行改造和翻新; 对旧厂的资本运作, 所有制形式, 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都进行改革, 要重视人才, 要合理利用资源等。 2、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1954 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它是我国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 三大改造: (1) 对农业、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目的: 变个体经济为集体经济, 以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