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需要唐晓冬式的工会主席工会主席究竟应该干什么,他(她)应该代表谁的利益?看起来不难回答,但在中国却一直是个不明不白的问题。传统上的中国工会主席都扮演发放职工福利补助费、娱乐活动入场券,以及组织各类职工体育活动这样的角色。这在单一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计划经济时代尚可理解和接受,但在多元经济和利益集团纷呈、相互激烈博弈的当代,工会主席还是以这种角色出现,显然是站不住脚了。笔者认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中国工会主席应该是唐晓冬那样的角色。唐晓冬是北京三环相模新技术有限公司总务部经理,有“严厉”的高管之称,执掌公司行政、人事、后勤及保卫。工人称他“管人挺有一套,馊点子没少出”。他自己也承认“许多工人恨我”。“在他们眼里,我就是老板的‘走狗’”。但 2024 年 6 月,公司宣布撤销每季度发给职工的劳保用品以及过节费,引起工人不满。矛盾反映到了总务部经理处。有工人说,假如有工会组织,工人就有地方说话了。这一情况触动了唐晓冬,使他一下成为该公司工会筹备工作负责人。(此前公司没有工会)。2024年 8 月 22 日,三环公司工会选举大会正式进行,在 170 多名员工中,有109 名参加了投票,唐晓冬得了 106 票,就这样他“不得不”成了工会主席。最终成了一个颇有作为的工会主席。(《中国青年报》05.12.28.11)唐晓冬由一个“严厉”的高管变为大有作为的工会主席,首先是他对工会的性质和作用有新的认识。他从工人口中了解到他们希望有自己的工会,同时也从中方工会人士和该公司日方人士了解到工会的性质:“既维护企业的利益,也维护职工的利益”;“工会是职工与管理者之间的纽带、桥梁,可以缓解职工与公司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当选工会主席后,在学习班仔细学习了《工会法》,了解到外国工会如何维权,认识到了“在法律上,工会的法人与企业的法人平行”。“咱们可是一级组织,不是一个草台班子,法律地位与公司相等。不是老子与儿子的关系,也不是上下级关系”。正是在这种深刻认识基础上,唐晓冬实行了一系列积极大胆的维护工人权益的行动。9 月 9 日,工会委员会发出了 001 号“红头”文件,建议2024 年 9 月 30 日前,公司与全体职工签订劳动并办理相关的各项社会保险;“依法调整职工的加班费”等共 5 条。9 月 28 日,工会又发出 002 号文件,请公司拨给工会经费。10 月中旬发出 3 号文件,建议恢复劳保用品发放制度,节假日发放过节费。当这些文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