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分析“留守儿童”是新时代下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关注他们,帮助他们,更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校地处距绵阳城区 7 公里的郊区,是典型的城乡结合地带。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留守儿童”逐年增加。由于比邻繁华的大城市,发达的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使这里的“留守儿童”问题与农村地区比较起来,存在着很大的特殊性,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更具难度,需要教育者更多的投入。下面是就我班一名留守学生的教育情况作简要分析。一、个案概述李冰(化名),男,现年 12 岁,就读于六年级 1 班。父亲常年在外省打工,母亲在绵阳城里某企业上班,每天早出晚归,李冰的学习、生活主要由爷爷奶奶负责管理。问题一:纪律性差。逃学、迟到的现象时有发生,课堂上无法克制和约束自己的言行,经常捣蛋,影响老师上课。问题二:人际关系差。李冰身体结实,身高 1.65 米,争强好胜,常为一些小事和同学发生争执,甚至打架,与同学关系不好。问题三:学习差。学习上有“四怕”:怕动脑、怕发言、怕作业、怕考试。成绩居全班倒数。问题四:集体观念差。不想服公务,班上组织的活动,显得没热情,总想逃避,参与意识淡薄。二、问题分析2为了能更好地交易帮助李冰,我深入李冰的家庭,与他的爷爷奶奶交谈,约他的母亲面谈,与他的父亲通电话,并在学生中广泛了解。经过认真分析,我认为,在李冰身上出现上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1、亲情缺失。李冰的父亲在外务工多年,很少与孩子相处,母亲虽近在绵阳,但早出晚归,与孩子沟通的时间非常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心理距离远远超出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虽说有爷爷奶奶的爱护和照顾,但爷爷奶奶由于知识的缺陷,对李冰最多只能进行生活上的照顾,其他方面很难施以有效的教育,加之父母长期的不闻不问,让李冰还是觉得自己和同龄孩子相比,似乎少了什么。于是陪伴他的除了孤独之外,更多的就是我行我素、胡作非为了。2、祖辈溺爱。李冰是个男孩,从小就深受爷爷奶奶的疼爱,加之父亲长期在外,母亲又忙,爷爷奶奶对他更是无原则的一味溺爱、娇宠。爷爷奶奶长期的姑息纵容造就了李冰懒惰、任性、蛮横、不讲道理的性格。3、外界影响。李冰家住在场镇边上,镇上的一些小青年的言行对他造成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他的一个堂兄,经常在周末叫他出去和一些小青年玩儿。长此以往,李冰对学习更没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