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依法执教——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法律素质 一、判断题 1、所谓依法执教就是以罚执教。( × )(04 初中 A) (分析:简单地说,依法执教就是依据法律管理教育。教师在执教过程中,既不能把依法执教完全等同于“以法执教”,更不能把依法执教片面理解为“以罚执教”,甚至“以罚代教”。) 2、依法执教的主体是特定的,主要是指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任教的教师和其他从事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人员。( × )(04 高校 A) (分析:依法执教的主体是特定的,只能是指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任教的教师和其他从事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人员。) 3、“依法治教”和“以法治教”的涵义是一样的。( × )(05 高校 A) (分析:以法治教是指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教育,而依法治教强调的是在教育管理中必须要依法办事。依法治教绝不仅仅是运用法律的手段简单地取代过去单一的行政。) 4、依法治教就是要求所有的教育活动都要置于教育法律规范的调控之中。( √ )(05 幼儿园 B) 5、教育法的制定既是教育法制建设的起始环节,也是教育法制建设的基本前提。( √ )(05 中等职业学校 A) 第二讲 教育法律基本知识(上) 一、多项选择题 1、教育机会的平等一般包括( ADE )(04 中等职业学校 A,04 初中 B) A.起点上的平等 B.人格上的平等 C.性别上的平等 D.过程上的平等 E.终点上的平等 2、按照教育法律规则内容确定性程度的不同,教育法律规则可以分为( CDE )(04 小学 B,04 高中 B) A.构成性规则 B.调整性规则 C.确定性规则 D.委托性规则 E.准用性规则 3、教育法的规范作用有( ABCDE )(05 幼儿园 A,05 中等职业学校 B)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教育作用 D.预测作用 E.强制作用 二、判断题真题 1、我国所有的教育法规都是成文法。( × )(05 中等职业学校 B) (分析: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社会规范,如教育政策、教育道德、宗教教规、风俗习惯等,但并不是每一种社会规范都能成为法,只有国家通过制定或认可两种方式确定的行为规范才能成为法。(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方式。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可认可的,没有国家就没有法律。国家制定的法一般称为(成文法),国家认可的法一般称为(习惯法或不成文法)。) 2、所有教育法律条文都是教育法律规范。( × )(05 初中 A) 所有法律规范都存在于法律条文中。( √ )(05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