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一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后果;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2.结合我国及本地经济建设的现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意义。结合典型事例,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二、方法与过程1.通过实地调查,对比 20 年前的生活状况与现今的生活状况。2.从网上查找家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小康水平的实现状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第二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由贫困到温饱,由温饱到小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合本地及身边的经济建设成就,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社会责任感、自信心和民主法制观念,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公民意识,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2.目前的小康水平仍然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我党审时度势,提出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明确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树立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信心。【基础检索】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总体小康水平。① 微观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② 宏观表现: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涵义。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经济建设的目标(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在经济建设方面主要有四个目标:① 国内生产总值到年力争比 2000 年翻两番。② 工业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经济体系方面的目标。③ 缩小城乡、工农及地区差别方面的目标。④ 社会保障体系、就业及人民生活方面的目标。(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知识网络】【三点透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我国的小康建设是一个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过程总体小康全面小康表现特点:低水平的 不全面的 不平衡的 微观:居 民 的生 活 水平 、 生活 质 量明 显 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