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改革之初探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改革之初探“”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根据 脱钩、分类、放权、搞活 的总体思路地步步深化,事业单位原有工资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如何建立一套新的既坚持按劳分配、又体现效益和公平原则的分配制度,成为亟待探究的一个问题。根据中组部、人事部、卫生部《关于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及《事业单位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从 20xx 年起,我区在卫生系统事业单位进行了岗位绩效工资管理的有益探究。一、实行岗位绩效工资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工资随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好坏自行调节的新机制,更好地发挥工资的杠杆作用。革除事业单位干多干少一个样,吃大锅饭的固疾,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奖优罚懒的分配原则。二是进一步推动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大了内部管理力度,完善了岗位设置、岗位聘任制、工资基金管理等制度。三是强化了服务意识和内部成本核算意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四是新的绩效考核工资办法,有效地扼制了年度考核中走过场的现象。提倡了讲服务质量、重实际贡献的新风尚,有助于建立公正、科学、法律规范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二、推行工资与岗位绩效挂钩应把握好三个环节岗位绩效工资就是以岗位责任为重点,以绩效考核为核心,把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其工作岗“位、绩效挂钩,实行以岗定薪、薪随岗变的工资分配制度。根据 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的原则,从职工个人档案工资和年终一次性奖金中提取一部分,加上单位从可分配收入中注入一部分资金与绩效考核挂钩,重新分配。各个单位根据财政拨款性质和单位效益的不同,提取职工绩效工资的比例也不一样,个人提取比例一般为:全额拨款单位占工资部分 50 以下;差额单位为工资部分 50—100;少数单位实行全额工资浮动。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分配办法,主要应把握好三个环节:(一)制定方案。分配方案涉及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必须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尽量做到公平合理。在制定《岗位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时:一是要将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及各岗位职责等进行细化和量化。弥补过去责任不明的情况,并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反复讨论,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反复讨论修订,确保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对以往实施相关管理规章和制度的情况进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