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公开课教案从军行公开课教案 教 学 过 程 一 温故知新 1、 导入: 近期我们学习了唐代诗歌的一些代表作品, 如李白、 杜甫的诗歌, 山水田园诗派的王维的诗。 山水田园诗的静美让人向往, 而这种和平宁静生活背后的保障是在边关塞外, 无数将士在浴血奋战。 在初、 盛唐时期, 除了山水田园诗派, 还有一个重要的诗派, 那就是表现这种生活的——边塞诗派。 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 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是前无古人的。 在盛唐边塞诗人中, 高适、 岑参向来并称齐名。 在他们的创作中我们不难感受到盛唐气象的内涵。 (Ppt 展示“边塞诗”。) 2 温故: 以前我们学习过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大家还能回忆起来吗? 鼓舞学生试背(ppt 展示内容; 展示古诗鉴赏法, 提问该诗相关问题: 1) 是那种类型的诗歌? 2) 表现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 有什么样的艺术特色? 参考: 是唐代诗人岑参公元 754 年(天宝十三年) 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 色彩瑰丽浪漫, 气概浑然磅礴。 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 客中送客之情, 但并不令人感到伤感, 充满奇思异想, 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 全诗内涵丰富, 意境鲜亮独特, 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名句。)知新: 今日将以同样的方法来学习一首边塞诗——《从军行》。 二 解题 《从军行》 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 旧题。 内容叙述军旅战争之事。 请大家参照“学习提示” 可以知道, 本诗体现了出征将士报国御敌, 以身许国的壮志。 三、 作者简介 王昌龄: (约 690— 约 756) , 字少伯,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 人。 早年贫贱, 困于农耕,年近不惑, 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 又中博学宏辞, 授汜水尉, 因事贬岭南。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 为刺史闾丘所杀。 其诗以七绝见长, 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 有“诗家夫子王江宁” 之誉。 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是《出塞》 和《从军行》。《出塞》 共有两首(均从《全唐诗》)。 四、 指导自读《从军行》 (一) 词语点拨: 读者阅读唐代边塞诗, 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 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 怀疑作者不谙地理, 因而不求甚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