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简单思维到复杂思维复杂性思维是与简单性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是自然科学领域广泛运用的一种方法论,它具有自组织性、自我调整性、非线性、不可还原性等特征。新课程改革在思维范式和讨论方法方面体现着从简单思维到复杂思维的一种进展趋势,也是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进展方向。笔者有意摭拾复杂性思维理论,尝试从新的理论视角来深化剖析当今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种种现象,分析原因机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一、从二元对立走向二元统一:克服英语教学主体与客体分离的弊端当传统教育理论被以美国杜威为代表的“生活中心、经验中心、学生中心”教育理论所替代时,英语课堂教学出现前所未有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学生主动性得到体现,学习热情被得到很大的释放。但随之而来的是教学质量明显下降,英语课堂教学很多流于形式,似花拳绣腿。假如用复杂性思维来剖析一下,不难发现其中的症结所在: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被生硬地割裂了、分离了,是简单性思维在教育教学中的根本体现。教学是一种多种因素有机组成的复杂系统,教学的主客体是不能简单分离的。在教授过程中的主体是老师,学生是客体;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老师,二者常常是教学过程中两个不同方面,在有些教学阶段是不断相互转化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强调对话和交往,进而达成一种意义理解和相互谅解。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怎样处理老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初中英语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教的主体性。这就要求英语老师一方面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性,自觉地把握自己的英语教学活动,对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系统内的其他相关要素进行制造性组合与整合;另一方面也要求英语老师的教要以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为前提和依据,做到“目中有人”、因材施教。2.英语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参加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让每个学生尽量能理解学习目标的意义和通过学习达成的可能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3.英语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主客体关系仅仅是认识论概念,而不能把这种地位上的差异转化为法律、道德地位上的不平等,把学生降为次要和从属地位,从而损害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学习动机。二、从线性走向非线性:克服英语教学思维单一化、简单化的弊端英语学科是一种非线性、结构不良的高级知识。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英语课堂教学自然生成一种新的课程目标。它不是外部事先规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