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远古踏歌而来的城博物馆是一座城,从远古的时空踏歌而来,带着沧桑、载着厚重,为人们讲述一个个生命过往的故事。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人类的进展史,人们通过它与历史对话,通过它穿越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雨。或许,可以这样说,博物馆就是一个地方源远流长的历史的重要见证,是“记忆之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公元 2024 年,它山修馆,称“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自此,中国百代千年发生的或壮丽或缠绵的故事在它山有了最坚实的记录者。博物馆历时三年而成,旨在通过全新的载体和文化视角来发现我们人类的生活世界,这其中有发生过的,也有尚未发生的;有已知的,也有未觉的。展示人类的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体现着地域特色和文化个性,典藏着一件件石雕艺术品,是一座唱着历史文明的赞歌,踏着厚重的华夏文化而来的“石雕艺术之城”。当石头脱离了原始的粗制,制造出了令人惊叹的雕刻艺术,佛教石雕造像给予它山更多的意义。这些人类遗产宝贵如玉,他们从远古踏着歌声而来,在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汇聚成城。那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延续了一千年活着的生命;那一千多年的朗朗佛光,不是寻了一千年的梦想,而是信仰了一千年艺术的永恒!它们带着一千多年中华民族坚定沉郁、勤劳忍耐,豁达和平的精神积淀,穿越历史,我们仿佛看见那些静寂的石头或微笑或伫望,背后却承载着历代人类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千佛万像正在向我们娓娓道来那一个个由石头“雕”出来的鲜活故事……历史大抵如此,无论以前人类曾经有过多么辉煌的文明,都无一例外地将被历史所湮没。人类不断地制造着文明,文明却无法永生,这是造物主永恒的规律。不过,我们仍然可以去寻找这些文明的踪迹,而寻找的途径便是我们的博物馆。它山博物馆以中国传统石雕石刻艺术品为主题,通过实物、多媒体、图片展览等方式,展出自南北朝以来,唐、宋、明、清佛教石雕代表作品及其它石刻艺术,展示中国石刻石雕艺术尤其是佛教造像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这里的石雕造像,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造型精致,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表现技法娴熟,尤其是南北朝及唐代的佛教造像造型,雍容华贵、刻工精致,纹饰繁丽,构图饱满,气概雄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这些积淀着中华民族坚定沉郁、勤劳忍耐、豁达和平的精神,凝聚着历代匠师聪慧智慧和虔诚敬重的石刻雕像,不仅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中西文化交融重要的历史见证。这些或站、或坐、或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