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依法治校背景下辅导员育人工作探索

依法治校背景下辅导员育人工作探索_第1页
1/3
依法治校背景下辅导员育人工作探索_第2页
2/3
依法治校背景下辅导员育人工作探索_第3页
3/3
依法治校背景下辅导员育人工作探究一、就业指导2024 年 4 月,北京某大学应届毕业生赵丽签订了一份《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以下简称就业协议),约定赵丽毕业后须在公司服务 5 年,违约金 1 万元。2024 年 8 月,赵丽报到后又签订了 3 年期限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为 4 个月,且在试用期内可以书面提出解除合同。3 个月后,赵丽认为自己不适应这份工作,提出书面辞职,而公司向她索要违约金,赵丽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审理认为,根据《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很多单位和毕业生对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认知比较模糊,有的用人单位躲避签订劳动合同,不明确双方的各种权利义务,侵犯了劳动者的权益;有的毕业生也不提醒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其“跳槽”行为将不受用人单位约束,也损害了企业的利益。根据《劳动法》规定:就业协议发生在学生毕业之前,作用仅限于对学生就业过程的约定,双方发生纠纷到法院处理,不适用《劳动法》,不受《劳动法》的特别保护。正式报到时,及时订立劳动合同,一旦签订劳动合同,就业协议也就相应终止。如发生纠纷,则应先诉至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及法院处理的依据是《劳动法》。当然,也不是说原来的协议条款都不管用了,就业协议中的有关条款应当作为签订劳动合同的依据。二、心理危机武汉大学生心理治疗中心给出数据:从 2024 年到 2024 年共收治 970人次大学生患者,其中男生 494 例,女生 476 例。在病种方面排在第一位的是抑郁发作,427 人,占 44%;其次是精神分裂症,266 人,占 27.4%;第三位的是双相(抑郁和躁狂)情感障碍。随着高校的进展,大学生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辅导员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国家已出台很多政策法规,特别是 2024 年 5 月 1 日实施的《精神卫生法》,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精神卫生法》规定了三个原则和一个机制,涵盖疑似精神疾病患者的“送(送诊)、诊(诊断)、治(治疗)、出(出院)”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中都体现出对疑似病例的尊重。同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姚玉红博士认为,《精神卫生法》中“非自愿医疗”实行的是危险性标准,危险性要兼顾“即将发生”“后果严重”两个条件,不仅自杀、伤人、毁物的行为很危险,绝食、生活无法自理或者威胁他人安全也很危险。三、社团管理社团在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依法治校背景下辅导员育人工作探索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