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办高等教育进展的政策供给讨论摘要:民办高等学校恢复办学以来,得到了长足的进展,无论办学层次,还是办学水平不都得到较大的提高。政府促进民办高等教育进展的政策供给的政策会对民办高等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可能对民办高等教育产生促进或阻碍的作用。由于我国民办教育有其特别的历史背景,民办高等教育领域的利益诉求模糊了区分界限。2024 年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提出了非营利性学校的标准等新的政策供给,给民办教育的进展开辟一片新的天地,主要从新老《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视觉来讨论高等教育进展的政策供给。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政策供给促进进展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供给沿革1.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供给沿革。民办高等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但整体进展较,迅速进展难以避开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充分表现出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成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 1982 年确定民办高等教育的合法地位后,依据《宪法》1995 年颁布《教育法》、1998 年《高等教育法》、2024 年《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及 1997 年《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于 2024 年 9 月 1 日废止)先后出台,法律规范与引导了民办高等教育进展进程和办学活动,同时在系列国家层面的政策出台的背景下,地方性政策法规也相继颁布,形成了我国特色的民办高等教育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1993 年国家教委发布《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再到 1999 年教育部制定了《面对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直至 202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在不同进展阶段得到进一步的进展,显示出不同进展的阶段特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2024—2024 年)》对民办教育改革进展提出新要求,提出了积极探究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新任务。为了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求,从法律层面破解民办教育进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2.民办高等教育政策供给体系基本建立。经过近 40 年建设,民办高等教育整体上政策体系框架基本建立,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2.1 现有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在《宪法》根本法到《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法律法律规范下,已经初步构建了从的层级结构到内容的政策供给体系。对于全面促进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进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教育需求和经济社会进展的教育大众化需要,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2 民办高等教育在《宪法》给予合法性初期,相关部委颁布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