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小学科学有效教学探析【摘要】多媒体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的同时,还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信息技术的迅猛进展,信息技术的迅猛进展为小学科学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科学老师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下,科学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结构和方法,落实学生自主学习地位,全面培育学生科学实践技能,达成三维教学目标。【关键词】小学科学信息化有效整合科学素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小学科学课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知识结构和知识呈现的形式、完整性等都与传统的课程有着明显的不同,从课程体系上看,着重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培育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社会经验等原因,老师单纯利用教材上的信息进行教学,学生学不到系统、全面的知识,学生的科学技能很难得到提高,很难全面达成教学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小学科学老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科学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法,整合课程资源,拓展学习途径,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中体验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综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全面达成三维教学目标。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程资源,落实学生自主学习地位,提高科学教学效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科学老师必须依据课程内容特点,有选择性地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平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亲自体验科学知识的丰富内涵,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网络资源极其丰富,老师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时,必须提醒学生学会筛选和鉴别,在丰富学习途径的同时,有效提高自主学习效率。比如,在进行“探究宇宙”的教学时,老师让学生采纳自学的方式将学生带进电子阅览室,让他们在网上了解更多的关于探究宇宙的知识。很多学生通过网络阅读,了解了有关宇宙的知识。从观测宇宙的仪器——望远镜到宇宙探测器,从遥望太空到漫步星球,人们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无论是国外的伽利略、牛顿,还是国内的钱学森,都能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他们那种刻苦钻研、勇于探究的精神激励着每个学生。以《光的折射》为例,老师可在上课伊始引导学生观看一组有关“雨后的彩虹”、“海市蜃楼”等景象的 CAI 课件,然后设问:“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美妙的现象?”而学生们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不能进行圆满的解释,这样就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