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细胞减少 343 例骨髓细胞学特点及病因分析全血细胞减少是指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均减少。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病因在血液学检查时出现的一种共同表现,可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也可由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极易误诊。为了解患者全血细胞减少在造血系统疾病和非造血系统疾病中的分布情况,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2000 年以来收治全血细胞减少患者 343 例,骨髓象及病因进行统计分析。2000~2024 年收治全血细胞减少患者 343 例,疑存在造血系统疾病而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其中男 206 例,女 137 例,年龄 10~70 岁,平均53 岁。诊断标准:全血细胞减少:血常规检查多次或至少有 3 次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4 某 109/L,血小板<100 某 109/L,即血液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种成分均减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增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等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参照文献。方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最终诊断、特别检查结果、外周血细胞形态、骨髓象特征等进行分析比较,以明确造成全血细胞减少的各种病因分布,评价骨髓细胞学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特点:白细胞(0.9~3.8)某 109/L,平均值 2.8某 109/L;血红蛋白 44~92g/L,平均值 75g/L;血小板(28~85)某109/L,平均值 52 某 109/L;网织红细胞比例 0.1%~14.8%,平均值1.0%;外周血涂片发现幼稚细胞 142 例,未发现幼稚细胞 201 例。合并发热 184 例,合并出血倾向 113 例。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病因分析:①骨髓像特征:骨髓增生活跃 246例(717%);骨髓增生减低 97 例(283%);骨髓中存在病态造血 92 例(268%);其中一系病态 14 例(41%);二系病态 46 例(134%);三系病态 32 例(93%)。②病因分析:343 例患者中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细胞减少 235 例(685%),其中骨髓增生活跃 689%,骨髓增生减低311%。骨髓细胞形态多见异常,粒、红、巨三系可有不同程度病态造血或细胞比例异常。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全血细胞减少占 108 例(315%)。骨髓以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多见(778%),其中恶性肿瘤骨髓侵润 31 例(287%),异常细胞呈团状、簇状或散在分布,常分布于片头,片尾部位,具有原发部位肿瘤细胞特征;细菌感染性疾病 27 例(250%),呈反应性骨髓象,多见中性粒细胞核象左移,胞浆中出现中毒颗粒和空泡变性等;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