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县社区基本情况 二、社区治理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县在基层治理中,将街道西街社区工作提炼为 五心 工作法,将社区工作“”提炼为社区民主协商 十步工作法 ,并在全县推广运用。根据省、市相关工作要求,对基层治理案例进行梳理上报,并经省、市评比确认,我县街道西郊社区、社区被先后评为“”“”市 十佳村规民约(居民公约) 十佳自治典型案例 ,原乡和街道西街社区被省人社厅、省民政厅命名为省村(居)民自治模范乡和模范社区。 (二)加强资源整合,推动共建互补。一是建立组织连接纽带。开展社区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81 个社区全部与县级部门党组织结对子,签订共建协议,实施活动共联。驻区单位、群团组织每年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2 次以上,有效推动社区治理。二是推动资源共享共赢。探究建立社区与驻区单位服务需求、服务资源、服务项“”目 三张清单 和双向认领机制,推动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资源共享、服务共抓、治理共“”“”促。三是凝聚服务群众合力。开展 红细胞 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 等活动,全县机关党员成立各类自愿服务队伍 100 余个,深化社区、企业,开展法治宣传、政策讲解、自“”“”愿服务,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持续深化 双报到 党员先锋行 志愿服务活动,2000 余名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完成服务项目 3000 余个。 (三)强化工作保障,提高治理能力。一是调优人员结构。从政治素养、年龄、文化层次等方面着手,不断优化社区党组织队伍。目前,全县社区党组织班子平均年龄 42.35岁,党组织班子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 104 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 49—24 岁,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 24 人。二是突出阵地建设。计划 3 年内对所有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施亲民化改造,有条件的乡镇社区同步推动,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党在城乡基层的坚强阵地、群众的温馨家园。三是落实经费投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党建优先,充分保障社区工作经费。城市社区每年办公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达 xx 万元,乡镇社区每年办公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达 10 万元。四是健全工作机制。先后制定社区听证会、居民会议、社区协商、社区干部联审、社区财务管理等制度规定;严格落实乡镇(街道)党(工)委的领导责任,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的指导责任,社区主体的落实责任,监督委员会和其他力量的监督责任;在全县 81 个社区全面推行社区党组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