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骨折术后早期康复介入

浅谈骨折术后早期康复介入_第1页
1/11
浅谈骨折术后早期康复介入_第2页
2/11
浅谈骨折术后早期康复介入_第3页
3/11
骨折术后早期康复介入一、早期康复治疗的作用⑴ 促进肿胀消退:损伤后由于组织出血、体液渗出,加以疼痛反射造成的肌肉痉挛,肌肉的唧筒作用丧失,静脉、淋巴回流障碍,导致局部肿胀。在骨折复位、固定的基础上,早期指导病人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肿胀消退。⑵ 减轻肌肉萎缩:骨折后肢体长时间制动,必然引起肌肉的废用性萎缩和肌力下降。肌肉收缩训练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和肌肉营养,促进肌肉的生理功能,预防废用性肌萎缩。⑶ 防止关节挛缩:康复治疗能促进血肿及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减轻关节内外组织的粘连。适当的关节运动能牵伸关节囊及韧带,改善关节的血液循环,促进滑液分泌,从而防止废用性关节挛缩。⑷ 促进骨折愈合:康复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生血管的成长,正确的功能锻炼可保持骨折端的良好接触,产生轴向应力刺激,促进骨折愈合。二、早期康复的治疗方法① 伤肢未被固定的关节,应做各方向、全关节活动范围的主动运动训练,必要时可给予辅助。上肢应特别注意肩关节外展、外旋,掌指关节屈曲和拇指外展的训练;下肢应注意踝关节背屈训练,防止跟腱挛缩。②在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可开始有节奏、缓慢的肌肉等长训练,以防止废用性肌萎缩,并可使两骨折端保持良好的接触,有利于骨折愈合。③ 对累及关节面的骨折,为减轻关节功能障碍的程度,在伤后2~3 周,尽可能每天短时间取下外固定,对受损关节进行不负重的主动活动训练,并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对有坚固内固定的术后患者,可在生命体征稳定之后,应用 CPM 装置,进行一定范围的关节持续被动活动训练。④ 指导卧床病人做肢体活动,以维持健侧肢体和躯干的正常活动。鼓励病人早期离床活动,以改善全身状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⑤ 应用物理治疗,可以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血肿及渗出液的吸收、减少瘢痕粘连、减轻疼痛、促进骨折愈合等作用。常用的方法有:光疗法;直流电钙、磷离子导入法;超短波疗法;低频率磁场疗法;超声波疗法等。三、常见骨折的术后康复1. 锁骨骨折伤后 1〜3 周,肩部固定,主要进行肘、腕、手的屈伸及前臂的内外旋功能练习,可逐渐进行抗阻训练,如果未行内固定术,可用电疗法治疗。伤后 3 日内,局部用冷疗,4 日以后可用:(1)超短波治疗:双极对置,无热或微热,10〜15 分钟,每日 1 次,10 日一个疗程;(2)超声波治疗,局部接触移动法,每次 15 分钟〜20 分钟,每日一次,10 日一个疗程;如果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谈骨折术后早期康复介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