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思维的特征具有正确的创新目标和强烈的自信心是一个人成为创新人才的先决条件,但并不是惟一条件,还应当具有强烈的付诸行动的欲望,具有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果断决策的能力。这是因为任何创新活动,任何一项决策都具有一定的风险。世间不存在有百分之百把握的决策,只要有百分之六十的把握,我们就应当当机立断而不再犹豫不决。丹麦哲学家布里丹有过一则寓言:一头小驴在枯黄的草原上好不容易找到两堆青草,却由于下不了决心先吃哪一堆好,结果转来转去在长时间选择和徘徊中饿死。它告诉我们一旦有了好的想法必须以果敢的决断将其付于行动。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要想,必须具备强烈的风险意识。只有敢于冒险才能创新出一番事业。假如我们在行动之前怕狼、后怕虎,往往会磨灭我们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要创新,必须敢想别人没有想过的问题,敢于提出前人没有提出过的观点和思想。正如马克思提出的,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人口处一样,这里必须杜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的怯懦都无济于事。只有胆略宏大,甘愿冒风险和有献身精神的人才能进入创新者的行列。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培育自己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敢于班门弄斧,敢于向书本挑战、敢于向专家挑战、敢于向传统思想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一个有所创新的人才。创新人才的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那就是毅力。在讨论一些成功人士时发现他们往往都具有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毅力。毅力的强弱与创新人才的自信程度及必胜信心成正比关系。毅力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坚持性和方向性。每个创新活动的完成往往是高度的智力和意志活动,创新者假如没有围绕创新目标持久而专一的热情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创新人才在创新过程中对目标的专一性特别明显,创新目标又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就是指最终目标和创新的成果,短期目标就是指阶段性的目标,是具体入微的每一个小的期望。创新人才善于凭借毅力将若干短期目标串联成长期目标,为了实现长期目标而坚持不断地实现每一个短期的小目标。同时创新人才具有为达到目标的长期坚持性,贝费里奇在《科学讨论的艺术》中写到:几乎所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有百折不挠的精神,都需要毅力与勇气。创新人才的成功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善于面对逆境,变逆境为动力,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有些人说:我懂得朝一个目标奋斗是很重要的,但问题是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事情而扰乱我的计划。确实,每个人在为达到目标而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