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政管理论文的精选创新创业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育改革讨论一、引言2024 年 5 月 4 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学校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1]2024 年 5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高校创新创业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它要求各高校继续创新人才培育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着力培育创新型人才,尽快解决高速进展的经济社会需求与现实高校高质量多样化人才培育短缺的矛盾。[2]然而,目前很多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很好地融入人才培育方案中。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应用型高校更应该紧紧围绕国家关于培育创新型人才的相关文件要求,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探究行政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问题,培育更多高质量创新型人才,以适应社会进展的需要。二、应用型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育现状(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对自身的定位,主要是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类团体培育具有行政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该专业人才辐射具有广泛性特点。因此,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更倾向于培育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通才。专业课程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模块:一是管理学,如国内外管理学基础、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二是政治学,如政治学原理、比较政治制度、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等;三是经济学,如西方经济学等;四是法学,如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等;五是社会学,如社会学原理、社会调查与统计等。各高校均较为重视基础知识的教育,课程安排也以基础理论课程为主,忽视社会实践能力的培育。近年来,各高校虽纷纷增加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但实践课程比例较低,课程设置仍不够系统、完善。(二)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有待强化师资力量是衡量一个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老师大都毕业于高等学校,越来越多的专业老师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他们的基础知识非常扎实,但缺乏行政管理社会实践经验,实践能力较弱。现阶段,各高校增加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很大部分由年轻老师承担。这部分老师没有专业的创新创业知识背景,仅凭几次短期速成培训,便站上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