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管理行政效率提高问题讨论 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是高校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管理工作是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障,而行政工作的效率的提高必定要依靠管理来实现。除此之外,高校的行政管理也关系着高校的正常进展,高效率的行政工作对于提高高校的竞争力也有很大的作用。因此,要认识到高校行政管理中行政效率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实行措施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一、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行政效率问题 (一)高校行政部门结构不合理 当前高校一般采纳的是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学校层面有着教务、总务、学生、后勤等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在学校层面来看,多个不同的校长往往分管一到两个不同的部门,但是到了学院中,又以院长为领导来管理学院内的行政事务,实际上,这种两级行政管理体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显得有些冗余。例如在美国的高校中,主要采纳的是校级行政管理体制,关于老师、学生、学校的问题都可以直接由学校层级的管理部门来进行管理,减轻了学院的行政管理负担,让学院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科研方面。 (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岗位上的人员较多,从学校到学院,都有专门从事行政管理的人员,而且由于很多高校都属于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职称是不断提升的,这就常常出现同一个办公室有多个科级、副科级干部的情况。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处于层级较低的工作人员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不同级别人员的工作安排差异较为明显。实际上,这体现出了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是人员冗余的问题,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发挥作用,人多不一定效率高,反而可能由于层层上报导致效率降低。 (三)高校行政管理模式落后 高校在行政管理模式中大多还是参照一般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比如上传下达的模式,一旦上级领导决定好出台一个决策性问件,就会以纸质文件的方式进行层层下达,再层层上报学习成果。虽然这种方式比较有条不紊,但是在效率上却大打折扣。另外,由于没有竞争和淘汰机制,很多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并没有意识到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性,也没有形成提高效率的良好习惯。 二、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策略 (一)改革高校行政部门结构设置 高校行政部门结构的改革迫在眉睫,尤其在当前很多高校行政管理效率没有提升的情况下,高校自身应当对行政部门的设置加强反思。从高校管理的角度来看,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是相辅相成的,但是行政管理工作毕竟是为教学工作、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