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教学心得体会模板合集 5 篇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 1 12 月 14~16“”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海口海职院举办的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教学观摩研讨会。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我一共现场观摩了五节数学优质课,五位名师的精彩课堂,令我们耳目一新。他们每一位老师所执教的课堪称优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位老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都很新颖、恰当、合理、平实,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和老师优美幽默的语言,更是给课堂增添了活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老师的不断引导和激励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培育了各种能力,从而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并且每位老师在引领学生探究知识的同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下面我来谈一些自己的粗浅的体会。 一、重视课前师生互动沟通 注意课前与学生的沟通,实行玩游戏、聊天等各种形式的师生互动。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减轻课堂学习的枯燥感。从中我发现,有效的课前热身是调动孩子积极性的必备条件。 二、合理地制造性使用与处理教材 刘德武老师的讲座《制造性的使用教材》让我们深深认识到:要想制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首先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 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 ----要以课标为依据,以新教材的内容为凭借,选择适应学生进展需求的内容。我们要力求做到要精读课标、深钻教材、细研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材内容和要求,适当扩充和删减教学内容,尝试多种构思。老师要成为教材的积极促进者、进展者,挖掘教材,超越教材,进展教材,让教材在促进学生进展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当然,准确理解教材是制造性使用教材的基础。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凭借。要制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以准确理解教材为基础。 三、想清楚我们课堂教学究竟应该讲些什么 在听了刘松老师执教的《乘法分配律》一课及专题报告后,体会到我们在教学中往往认为《乘法分配律》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在分配时因数只和前一项相乘,而忘记和第二项相乘,但是通过知识前测,发现学生的易错易混点还有像:70×50+50×90=70×(50+90),50×(3×4)=50×3+50×4 此类错误,假如教学中只是注重抓第一个易错点时,学生掌握的情况就会不理想。刘松老师在教学时,首先是通过举例说学习委员小陈是我的朋友,班长小郑是我的朋友,让学生合成一句话,(小陈和小郑都是我的朋友)再把这一句话分开成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