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贫困地区家庭教育的思考摘要: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一步进展以及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在我國的一些落后地区(尤其在农村)一些贫困家庭仍旧存在,由于贫穷所引发的教育问题更是不容忽视。笔者以为,家庭教育缺失、教育方法失当、周边社会环境等,是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需要家校合作,转变监护人的狭隘观念;引导监护人建立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学的教育;强化政府行为,加大管理、监督和指导力度。关键词:贫困家庭价值观偏差家庭教育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一步推动以及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目前党中央的精准扶贫政策更是将扶贫工作推动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我国的贫困问题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但在我国的一些落后地区(尤其在农村)一些贫困家庭仍旧存在,由于贫穷所引发的教育问题更是不容忽视。根据《95 后高考状元报告》发现如今大部分高考状元都是来自于一些中产家庭甚至一些优渥的家庭,有的文章甚至直接指出:“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呢?金钱真的是最核心的原因吗?笔者以为,如今盛行的“贵族学校”并非必要条件,课外补习班更是无从可谈,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才是解决该问题的真正核心。价值观缺失、教育方法问题、周边社会环境等,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些原因。针对中学生的特性,我总结出几点关于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策略,目的在于为中学生的家庭教育提供依据,使中学生家庭教育更有效果。一、贫困家庭教育问题分析(一)家长教育意识淡薄导致孩子畸形进展在贫困农村,由于文化程度及教育落后的现实,直接着影响到部分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教育观念陈旧。他们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而与家庭无关,从而对孩子实行放养式管理,更不会考虑自己的日常行为会对孩子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甚至有些家长“读书无用论”的余毒远没有肃清,在不知不觉中弱化了孩子的学习意识。不仅如此,一些为摆脱贫困在外打工的父母认为,将孩子送到了学校就是完成了任务,重分轻德,对孩子的关爱沟通极度缺失,他们根本不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二)监护人忙于挣钱以致消极教育通过对当地的一些贫困家庭的走访发现,有一部分家长为了摆脱贫困而忙于外出挣钱,将孩子的生活监护转移至祖辈或者其他亲戚手里。而老年人对孙辈的教育以溺爱为主;其他亲戚对孩子的教育则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