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需求情况制定基于岗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的人才培育方案是一个新课题。我们应该将人才培育目标紧紧与边疆经济进展相结合,定位在培育具有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至少具备硬件类、软件类、网络类与应用类岗位之一相应能力的高素养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职人才培育可包括基础文化课培育阶段、基础专业课培育阶段、面对市场需求的专业方向培育阶段和校内外实训阶段。在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需要大胆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摒弃陈旧课程内容,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立足于职业岗位分析,针对行动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构建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计算机行业是飞速进展的行业,因而需要每隔 2~3 年就更新课程设置,以紧跟市场需求的进展。另外,可以开发就业前景较好的几个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学习。 (二)加强实践能力培育 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讨论分析职业岗位能力;讨论分析岗位专项技能;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三)注重综合素养提高 企业对所招聘人员要求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乐于知识共享;诚敬业、仔细负责、耐心细致。学校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应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与提高。 (四) 加强校企合作 新疆地域辽阔,经济普遍不发达,一些工程工作环境和地域条件还较艰苦,一些岗位待遇不高。这就导致学历较高的人员不能安心工作,容易离职。企业经验证明,品质的高职毕业生正是他们需求的对象。另外,学生通常来自全疆各地,当派遣他们去家乡完成任务时还是非常方便的。企业对于在本单位参加过顶岗实习的学生,因为已经历了企业培训、岗位实习和全方位考察,留下来成为员工的比例较大。在举全国之力促进新疆跨越式进展和长治久安的大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我们发现企业很注重对外宣传,塑造企业文化,对于与高职院校合作,联合培育所需人才是十分欢迎的。所以,学校应更进一步地加强校企合作,广开社会渠道;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强化学生就业;派遣学校老师到企业实践,引进企业兼职老师共同修订培育方案和开设课程等。 结语 为了更好地进行高职计算机专业建设,计算机专业老师不仅应该了解行业的前沿知识,更重要的是从可能的就业市场中去猎取培育规格,从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素养中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