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唱法应该如何练习关于唱歌气息的若干体会篇一:关于声音控制的心得体会第二条是一个介于哼咽音、小开口咽音之间的一个“四不像”的声音的练习,带有咽音练声的性质,与此同时也是促使歌唱发声器官形成控制声音的基本机制、基本状态和基本感觉。第三条到第六条的练习,是用 ri 音来带 i 之外的其他四个基本母音a、e、o、u 的练习,是把上述原则运用于母音的发声当中。其中前半部分12345432 发 ri 音,后半部分 123454321 分别发其他四个基本母音。关于声音的控制,简单地说,主要有两个基本的着力点,一个是声音放置的着力点,大致在嗅觉区最高处至人中处这一区域,其方向则是由人中内侧向前头顶方向的追求;再一个就是气息支点,主要在横膈膜部位。但是,要在歌唱发声当中真正控制住声音,则需要更复杂一些的机制或者动作。以气息支持而言,虽然支点在横膈膜,但这其实也是整体性的机制。首先,气要吸得深,横膈膜下降到最深处,横膈膜周围向外膨胀,但是,不能刻意往下压,要给骨盆横膈膜的、与胸腹间横膈膜相反的动作留有余地,感觉腹下部同时还能向上托住。其次,声音激起,为了让声音唱在气流上,得到气息的支持,在腹下部向上托住的前提下,两肋下也继续保持扩张,直到声音结束为止。以声音放置而论,其实质就是“运用上方气息通道,即鼻腔与鼻咽腔,使得声音的起唱、过渡音,从喉头进入到鼻梁后面鼻腔的通道上”(【英】露西·马南《美声唱法教程》,摘自《歌唱的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6 年 6 月第一版第 185 页)。鼻腔内,控制气流的小肌肉,使得鼻腔内主要气息通道嗅沟裂开与变窄的活动,就是声音放置机制的基本活动方式。“运用声音放置的技巧,要求由声音放置的机制起唱一个音。在声音激起的时候,歌唱者要有意识地把起唱音从喉头进到鼻梁后面的鼻腔通道。这会预先关闭嗅觉区的入口--就是说在发声前的休止符上。这样感觉有时被描述为‘一个鼻梁上的马鞍前穹’,有时被描述为鼻梁上有个搁板或者鼓面。在起始音时,歌唱者应该感觉到嗅觉区入口是突然打开,而在下一个音前的休止时又关闭了起来。”(【英】露西·马南《美声唱法教程》,摘自《歌唱的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6 年 6 月第一版第 186 页)。但是,歌唱的吐字发音的动作实际上是相当复杂的,要把各种复杂动作的劲儿集中于声音放置的着力点上,并不容易。还需要解决其他一系列问题。说到吐字发音,首先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某些传统声乐理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