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独生子女德育的讨论与实践初探摘要:独生子女在对学习、劳动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以及情绪、情感等方面,的确表现出与非独生子女不同的一些心理特点,或在这些方面存在某些较为明显的缺点。可是无论哪种不良的心理品质,都绝非与独生子女有缘,是环境和教育造就了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因此,加强独生子女思想品德教育也从环境和教育抓起。关键词:独生子女;环境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独生子女,也可以说是特别群体,他们有的在“糖水”里长大,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溺爱、娇宠,养尊处优,一帆风顺,好比温室里的花朵,往往经受不住任何风吹雨打。因为他们在家是独一无二的,所处的环境使他们总是被关注,优先享用的那一个,所以他们无论从行动还是从思想上都带着“独一无二,说一不二”的气概,他们的意识里“分享”只不过是一种形式,更毋庸说包容,友爱,善待,这些从来都是别人给他们,他们何曾需要给予别人。有的属于“留守孩子”,父母疏于管理,耽于教育,出现情感断层,他们总是有意识的把自己置于“非常不堪”的境地,或者是戏弄、扰乱别人,以此吸引大家的注意。有的生活在单亲家庭、离异家庭,感情冷漠,人格异常,行为古怪等等。显然无论何种情况,这些独生子女都存在一些不良思想品质。通过调查表明,独生子女在对学习、劳动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以及情绪、情感等方面,的确表现出与非独生子女不同的一些心理特点,或在这些方面存在某些较为明显的缺点。可是无论哪种不良的心理品质,都绝非与独生子女有缘,是环境和教育造就了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因此加强独生子女思想品德教育也需从环境和教育抓起。一、从生活环境入手,帮助家长建立正确认识通过调查,我发现有一部分独生子女家长也了解什么是德育,但由于对孩子的溺爱,听之任之,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就懂得了,现在无需教育。还有一部分家长根本没这些认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想想老师尚且不懂得又怎么可能教育孩子,因此我就从帮助家长建立、强化德育认识开始,多次组织家长听讲座,看相关的视频,讲刘海洋、马加爵及身边的一些例子,从而发现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一些明显的不良品质,以此来触动家长的认识神经,使他们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体会德育之于人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当家长有了认识,那么在生活中就会注意提醒孩子,就会有意识的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孩子的德育也才会呈现一定的轮廓。二、学校教育多层面,多角度展开1.思想品德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