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的特征及预见性护理_护理论文论文导读::现对 150 例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其预见性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心力衰竭患者大多由于心脏本身疾病、劳累、感染导致心排血量明显下降,以致不能满足组织器官代谢的需要,从而表现出心悸、气短、呼吸困难和淤血、肿胀等一些列病症。目前发病率占心脏病的 20%,但死亡率高达 40%。因此,其预见性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对 150 例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2 病情观察2.1 病症观察 150 例患者有 61 例明显表现出疲乏、头晕、失眠、严重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左心衰的病症。58 例患者均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肝脾肿大、尿少、双下肢浮肿等右心衰竭病症。另外 33例患者均有上述左心衰竭的病症。2.2 诱因分析发生心衰的患者有诱因者达 90%,如能及时识别这些诱因,及早加以预防控制,可减少心衰的发生,延缓病情的开展,改善预后。2.2.1 感染体力劳动与情绪冲动,冠脉供血缺乏,心率增快或心律不齐,肺栓塞,均有可能发生心力衰竭。如不及时控制肺部感染,很有可能导致肺水肿而发生死亡。2.2.2 钠盐摄入过多,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失调,停用洋地黄使用过量,均有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另外,治疗配合不当,如亲属不能细心照料,漏服药和中断用药,体力活动未限制,这些因素也可能诱发心力衰竭。3 护理对策3.1 一般护理缓解呼吸困难,帮助患者实行半卧位及氧气吸入。氧流量 2―4L/min,肺源性心脏病者 1―2L/min,心衰 I 和心衰 II 患者增加卧床休息时间,减少活动中国论文发表。心衰 III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作肢体的被动运动,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当病情好转恢复起床活动时,活动应循序渐进护理论文护理论文,假如出现胸闷、心悸、气短、心率加快等不能耐受征象时,应立即卧床休息,并抬高床头。3.2 饮食护理应给低热量、低钠、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不胀气饮食,如水果、蔬菜、牛奶、瘦肉、鱼等。根据血钾水平调整饮食中钾的含量,保持大便通畅,用力排便时,可增加心脏负荷和诱发心律失常,饮食可增加粗纤维食物。必要时,给缓泻剂或肛塞开塞露,防止用力并增加心电监护。4 药物治疗的观察及护理4.1 洋地黄药物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心排血量,其治疗和中毒量很接近,且用药的个体差异较大。护士要严格掌握用药剂量、方法、时间,用药前后监测心率、心律。给药前询问患者有无恶心、呕吐、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