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自主性实践性进展性的校本德育模式在学校和学生的进展过程中,德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并处于学校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这是毋庸置疑的。在党的教育方针中,德育处于德智体美劳各育的首位,通常表述为“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在学校的管理实践中,德育和教学是学校的两项核心工作,通常表述为“德育为首,教学中心”;在学生综合素养进展过程中,德育处于引领地位,通常表述为“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但在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除了德育泛政治化倾向、德育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德育中存在的假大空现象外,学校不能结合自身实际建构科学、有效、可操作的校本德育模式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为此,我校从 2024 年开始进行建构校本德育模式的探究和实践,并逐步形成了具有陈经纶中学特色的,凸显自主性、实践性、进展性的校本德育模式。一、校本德育模式的提出、丰富和进展校本德育模式的形成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在学校长期的历史进展过程中,学校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不断成熟并形成了本校特色,得到了广阔师生和同行的认可,并经过干部、老师和讨论人员的提炼和升华,在实践中不断形成独特的校本德育模式。一条是校长、德育干部和老师对学校德育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对学校德育目标有明确的定位,对学校德育实际有清楚的了解,通过经验反思和理论思考,提前预设和构建一个校本德育模式框架,并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究、实施、丰富和进展。我校校本德育模式沿着第二条路径不断形成。2024 年暑假,学校在北戴河召开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张德庆校长在总结了 2024 年成功申办北京市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体改革方案,勾画出陈经纶中学未来的进展愿景。“三构建一加强”的德育工作模式是学校整体改革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希望通过凸显自主性和实践性的德育模式的建构,还德育的原来面目,让学生成为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主体,让德育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让活动和实践成为德育的重要手段和教育载体。当时提出的校本德育工作模式的内涵是,构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体系,构建人生远足实践教育体系,构建星级志愿服务教育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简称“三构建一加强”。由于学校正处于改革转型期,“三构建一加强”的校本德育模式只有一个空壳,并没有实质性内容给予支撑,它是经过多年的探究实践而逐步进展和完善的。学校首先开始建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