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普通高等院校健美操课程模式实现体育价值的多元化摘要:以健美操课程作为改革和实践对象,在反思北京市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实施现状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进展”理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养教育的决定》和体育的三维教育观为指导,重新构建了“课程目标多元化”、“教育渠道多边化”、“授课类型多样化”、“教学内容多项化”、“考核评价综合化”的新型健美操课程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了实验,取得了显著效果。关键词:创新;课程模式;价值多元;主体性;全面进展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贯彻这一战略思想归根到底,需要立足于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上,而培育创新型人才其关键在于教育。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既肩负着对未来建设者创新思维的启迪、引导等教育责任,更承载着对国家创新人才身心健康的促进与增强的重任。因此,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培育创新人才中的作用,使体育在人才的成长与未来的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当是高等院校体育教育创新所追求的目标和选择。本文将以健美操课程作为改革和实践对象,在反思北京市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实施现状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进展”理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养教育的决定》和体育的三维教育观为指导,重构并实践有利于实现体育价值多元化的新型健美操课程模式,为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借鉴。1 讨论对象与方法1.1 讨论对象讨论对象为北京市 20 所普通高等院校健美操专项课程,实验对象为北京工商大学 2001、2024、2024 级参加健美操课程学习的 300名大学生。1.2 讨论方法1.2.2 问卷调查法向北京市 20 所高校健美操专项课任课老师发放调查问卷 50 份,向参加健美操课程学习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 1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分别为 46 份和 862 份,有效回收率为 92%和 86.2%。1.2.3 实验法对北京工商大学 2001、2024、2024 级参加健美操课程学习的 300 名学生进行了 2 年的实验讨论。2 结果与分析2.1 北京市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现状调查与反思2.1.1 关于健美操课程自中国学校出现体育教育内容以来,其体育课程就成为了联结学校、学生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