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印度的书中常有这样的感慨:印度没有真正的历史。古代印度人尤其善于编织各种神话,他们的宗教意识强于历史意识,往往把神话传说和事实真相等同起来。释迦牟尼的生平及其创立佛教时期的真实情况,同样被神话传说所掩盖,如说释迦牟尼从母体的右胁降生,降生后有六条天龙出现,为他灌顶冲洗,他刚刚出生就前后左右各走七“”步,然后面对南方,一手指地、一手指天说: 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我翻阅的几本谈原始佛教的书,大多不能剔除神话色彩,这或许是因为它们是由出家或在家的信众所撰写的。吕瀓的《印度佛学源流略讲》,能够拨开神话传说的迷雾,但它旨在讨论印度佛教史的全过程,关于原始佛教的论述只占全书的六分之一。即是说,吕激关于原始佛教的论述,固然信实,惜乎简略。历史背景的真实布设。要准确理解佛教产生的原因和意义,只有把佛教放置在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中。该书第一章 古印度的两种文化传统 中,从 两河风土与文化 、 印度河文”“”明 、 雅利安人的入侵与种性社会的形成 等方面认识初期佛教产生时期的历史背景。其中利用考古学的成果,认为印度河文明是达罗毗荼人制造的,后来由于雅利安人的入侵,“达罗毗荼人才不得不南迁。 在印度河文明被发现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印度文明的源头是雅利安文化,印度河文明的发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这一观点。有的讨论者指出,假如把这些遗址中发现的农具和车辆同古代佛教雕刻中刻画的农具与车辆,以及现代印度农村仍……在使用的农具和车辆相比,它们之间的差异之小是令人吃惊的印度河文明告诉人们,”实际是入侵的雅利安文化与土著的达罗毗荼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第 12 页)“又从 婆罗门”“”“”教 、 吠陀与梵书时代的宗教哲学思想 、 奥义书的哲学思想 等问题探讨佛教产生的思想“”“”“”渊源:婆罗门教的 解脱 观念,梵书中的 轮回转世 思想,奥义书时代的 梵我一如 思想,都为佛教的产生准备了宗教和思想的萌芽,这些论述告诉人们,佛教的产生并非横空出世,而是当时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进展的必定结果。(——《渊源与流变印度初期佛教讨论》,方广铝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4 年 5 月版,20.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