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摘要: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医院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保持医院可持续进展的基础,对于提升医院进展力和竞争力都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登记制度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单位价值在 500 元(含)以上(图书除外),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 800 元(含)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根据《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固定资产的自然属性分为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图书、其他固定资产五大类。加强固定资产法律规范管理是关键,形成固定资产的内部管理体制,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使医院资产管理科学化、法律规范化和信息化。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固定资产购置存在盲目性,缺乏可行性论证及效益分析由于国家近几年为解决病人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国家出台政策要降低医院药品的加成率,从 2024 年开始,西药和中成药控制在 15%,草药控制在 25%.这样,医院药品盈利减少,原来医院靠以药养医的渠道将逐步被切断,医院收支的不平横导致医院盈利减少,为弥补医院收入的不足,医院通过以仪器检查收入来弥补支出的缺口成为医院增加收入的一种手段,各医院竟相购买新设备、进口设备,有些单位对重大项目的投资和大型设备的购进缺乏可行性论证及效益分析,凭着主观要求盲目决策,结果导致购进的设备使用效率低下,设备投资回收率低,甚至购买来以后闲置不用,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极大浪费,给医院带来了投资风险。(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多头管理情况普遍存在目前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大都由多个部门进行多头管理,房屋建筑物、办公家具等归总务后勤管理,医疗设备的购进在器械设备科,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集中在设备、总务后勤部门,财务部门管总账、金额,而明细分类账则由设备科及总务后勤部门分别记录。由于没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层次的约束,造成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固定资产的真实使用状况不明,导致总账、明细账不符,账实不符,出现问题时各部门互相推诿责任,职责权限无法划分,这样导致固定资产信息失真,管理决策的依据也就缺乏有效、可靠的基础。(三)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及维护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造成固定资产利用率低、损耗高在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上,一些医院没有订立必要的保管维护规章制度,科室领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