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对辛亥革命的贡献孙中山的革命最初是在华侨中开始的,在他整个革命的过程中都得到了华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许多革命组织的首批成员和最早的赞助人多为华侨,华侨对辛亥革命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当时,华侨寄人篱下,长期受到异国统治者种种压迫和卑视,极其渴望有一个繁荣富强的祖国作为自己的靠山,他们深感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因此寄极大希望于中国革命的成功。1916 年孙中山在《致海外革命同志书》中,提出了“华侨是革命之母”的观点,海外华人为了革命能够成功,不惜自己倾家荡产,甚至不惜奉献出自己的生命。踊跃参加革命组织1894 年 11 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最初参加兴中会的 20 多人都是华侨,他们有孙眉、邓荫南、何宽等。数月之内,兴中会开展至百余人。1895 年春兴中会在香港成立总部,得到了不少港澳同胞的热烈支持。不久,日本、越南、美国和南非等地的华侨相继建立了兴中会分会。据统计,后来兴中会的会员增加到300 多人,其中华侨就有 219 人,占总数的 78%。1907 年,南洋怡保、庇能、芙蓉等埠相继成立同盟会分会,多为华侨参加。1908 年 4 月 1 日,同盟会在缅甸仰光的分会建立,侨居缅甸的华侨,听到同盟会致力于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时,喜形于色,纷纷报名参加,七日之内,就有 500 多人参加组织。从 1908 年至 1911 年,缅甸参加同盟会的华侨有 2343 人。1908 年 11 月 20 日,孙中山与胡汉民等赴泰国,在曼谷建立同盟会分会。曼谷至今有一条叫“演说街”的街道,就是当年孙中山宣传革命的地方。为了统一领导南洋一带华侨革命,1908 年秋,在新加坡成立了同盟会南洋支部,以胡汉民为支部长。同年冬天,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也成立同盟会分会。1909 年 12 月 25 日,孙中山在美国纽约成立了同盟会纽约分会。1910 年 1 月 21 日成立同盟会芝加哥分会。2 月 16 日成立旧金山同盟会分会;并在温哥华成立同盟会分会。继旧金山之后,美国西部一些城市亦相继建立同盟会分会达数十处。孙中山为加强对美洲华侨革命力量的统一领导,遂成立美洲三藩市(即旧金山)中国同盟会总会。接着孙中山于 3月 28 日抵檀香山,宣传革命,把火奴鲁鲁的中华革命军改组为同盟会分会,并在各埠建立组织。至此,檀香山参加者达 800 余人。正如同盟会的著名人物冯自由在《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中所说:“但凡有华侨所到之地,几莫不有同盟会会员之足迹。”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