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人尊师重道的经典故事古今名人尊师重道的经典故事 篇一 商朝末年时,西部诸侯国中最长的周文王以德化民,推行仁政,深明要治理好国家就要任用贤德之人。他思贤若渴,听说姜子牙道德高尚、学识渊博、是当世大贤,就选定吉期,斋戒熏香沐浴,极其诚挚的亲自率众到磻溪去请姜子牙。谈话中,文王看姜子牙胸怀博大,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安民之志,便兴奋的说:“我祖父在世时曾对我说:‘将来一定会有位圣人来到周,帮你把周兴盛起来。’您就是我祖父说的圣人啊。”说罢就请姜子牙与他同车而归。文王拜姜子牙为丞相,请他当自己的老师,向他请教治国安民的方略,从此西周更加强盛起来。文王临终前把儿子武王托付给姜子牙,文王叮嘱武王说:“以父事丞相,早晚听训指教。可请丞相坐而拜之。”武王于是尊姜子牙为相父,又尊为“师尚父”。姜子牙不负众望,励精图治,辅佐武王伐纣,一统天下,为后世开辟了治国兴邦之正道。 篇二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他聪颖好学,有次鲁国一位大夫在人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非常气愤,当即以房子为喻,说老师的围墙高十数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他还把老师孔子比作太阳和月亮,说他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守墓六年。 篇三 秦始皇焚书坑儒,为此而落得个骂名千古。可他尊敬老师的故事却鲜为人知。那是秦始皇统一中国 6 年后,即公元前 215 年的秋天,他第四次出巡时发生的事。当时,秦始皇在文武群臣的护卫下,乘着车辇,浩浩荡荡地从碣石向东北的仙岛前进。随着均匀的马蹄声,秦始皇不觉沉入对往事的追忆中:回想起自己幼年的老师,仿佛他就在眼前,虽说严厉,可令人钦敬难忘。我嬴政能有今日,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呢。那位威严的老人,第一次授课讲的就是舜爷赐给我们家的姓。他先分别讲了"亡,口,月,女,凡",然后再合成一个"嬴"字。第二天就要背写。"老师,这字太难写了。""什么一个嬴字就难住了将来秦国要你去治理,难事多着哩,能知难而不进吗"说着就举起了荆条……可惜自己已多年没见过这位老师,听说他老人家已经去世了。突然,车停了。前卫奏道:仙岛离此不远,请万岁乘马。于是,秦始皇换乘了心爱的大白马。过不多时,便到了岛上。始皇环视渤海,胸襟万里,豪气昂然,更加思绪万千。待到他低头察看眼前,却忽然下马,撩衣跪拜起来。随从的大臣们见此情景,莫名其妙,也只好跟...